137、海洋中心开业(2 / 2)

全港零售额的3个百分点。”郝庆文继续汇报道。

而在前世,一个海港城差不多能占香江总零售额7个百分点,但这也是船王后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外加后续大量投资,才得到的数据。

现在的海港城才刚开业,自然比不了,相信在刘志成的指导下,肯定会更好。

“现在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刘志成点了点头问道。

“刘生,真有一个新问题,从天星小轮最近的乘船人数来看,很多港岛的人都愿意来海港城游玩,就形成渡轮的数量不太够。”

郝庆文看了一眼老板,接着说道:“最近几天都是我去找袁天凡协调,他从其它点借调了几艘渡轮过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刘志成也看了一眼郝庆文,问道:“你的意思是?”

“刘生,黄埔集团想并购九龙仓旗下的天星小轮。”郝庆文小心翼翼的说道。

因为刚才刘志成哪一眼,仿佛已经洞穿了他的心思。

“可以,没问题,外加很多渡轮已经很老了,你收购之后,就适当添加新的渡船,好好经营。”刘志成点点头说道。

虽然红磡海底隧道通车了,但香港的人口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渡轮仍然是最主要的跨过维多利亚海港的方式。

毕竟,很多地方如果走隧道,有很多不便,是要绕很远的,再说,以后黄埔城也需渡轮为其服务。

刘志成对于渡轮的一些陈旧设施其实也有所耳闻,换点新船也好,如果渡轮的环境好一点,座船渡港也是一种享受。

而且在前世,天星小轮也是不错的旅游资源。

“刘生,除了从港岛吸引市民,我们计划同时吸引整个九龙半岛的市民,而最佳的方法,就是让九龙巴士配合。”

郝庆文看了看老板,顿了顿继续说道:“刘生,我觉得,黄埔集团如果能收购九龙巴士的话,会有着很大的好处。”

“你还想收购九龙巴士?”刘志成惊讶的问道。

“是的,九巴拥有着一些不错的地皮,同时巴士也是公共服务,虽然赚不了大钱,但其收入也比较稳定。”

郝庆文见刘志成在点头,继续分析道:“而且这也有利于整个集团的发展,以后我们新开发的楼盘门口就可以建公交站,商业中心可以开通更多的公交线路。”

“你的想法是正确的,这件事我同意,你和韩春喜他们一起商量一下,看看怎么用最低的成本将九巴收购到手吧。”刘志成点点头说道。

“至于收购方式,先和大股东谈,尽量避免使用现金,而是使用换股的方式,或者资产置入方式获取控股权。”

香江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收购,大大小小的也有几十个,九龙巴士也是其中之一,它被新鸿基给收购。

对于这种华资小公司,现在的刘志成其实已经不太在意,而且也不太愿意用阻击的方式获取。

当然,对于不听话的小企业,不介意再当一回野蛮人。

但他也不可能一个都不放过,只是对自己发展有利的才会去实施并购。

再者来说,自己手里的地产公司,他们在扩张的时候,自然也会有着想收购部分公司的想法。

因为这是发展的必然,香江华资财团的崛起,就是一边赚钱一边收购的过程。

如果旗下公司觉得需要对哪家动手,那刘志成自然也支持,不过就不会去亲自参与。

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类小事情手下自己决定就行。

“好的,待会我去找他们。”郝庆文欣喜的说道。

能够收购一次性收购两家香江的上市公司,对任何职业经理人来说,都是很开心刺激。

特别是,为了黄埔集团的发展,这种战略并购,百利而无一害。

“黄埔城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呀?”刘志成又关心起黄埔城。

黄埔城的规模比海港城大的多,而且绝大部分是商场和写字楼,招商就是一个大难题。

“刘生,黄埔城明年就可以全部开发完毕,前期招商招租工作已经开始,只是较果不太好,空置达4成。”郝庆文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