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红姑的期待(1 / 3)

对于斯科特、斯皮尔伯格这些好莱坞同行的探班,杨叶都是热情接待。

对于他们提到的问题,也是尽量的答疑解惑。

这些东西没必要藏着掖着,以好莱坞的实力,他们自己也能琢磨出来。

杨叶这么大方,自然是为了他的给“紫气东来”特效公司揽客。

光凭一个香港,根本养不活紫气公司。

这些年下来,紫气公司的账面上,已经亏损了上亿的资金了,全靠杨叶个人的补贴。

有一些东西做出来,根本就是倒贴钱,比如帮亚视的招牌武侠剧做特效,都是往精细里做。

紫气公司想要摆脱杨叶的财政补贴,就必须接到好莱坞的活儿。

这部《终结者2》,就是要打出紫气公司的名气。

后世最牛逼的四大特效公司,维塔数码、工业光魔、数字领域、索尼数码现在还只成立了工业光魔一家。

其他三家都要等到1993年才成立,当然,现在可能要提前了。

1991年《终结者2》大获成功后,电影中神乎其神的视觉效果让人们看到了数字特效的广阔前景。

于是,卡梅隆和他的好基友温斯顿率先成立了数字领域。

随后,拥有钞能力的索尼也成立了索尼数码,几年后凭借《蜘蛛侠》系列、《黑客帝国》系列大放异彩。

与此同时,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成立了维塔数码,后来靠着《指环王》系列一举超越工业光魔,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特效公司。

和其他三家特效公司都设在加州不一样,维塔公司远在万里之遥的新西兰,远离好莱坞,但它依旧成为了世界第一。

紫气公司拥有先发优势,还有杨叶帮忙作弊,未来的目标自然是成为行业领导者。

香港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因素,使得它可以兼容中西,再加上杨叶的关系,紫气公司就可以做到好莱坞香港两头吃。

如此一来,就算紫气公司不在加州,也照样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才。

……

斯皮尔伯格对于杨叶在拍摄中的种种奇思妙想惊叹不已,大家聊了一番电影话题后,他告诉杨叶:“嘿,尼克,你知道吗?明年春天,我会去一趟中国!”

杨叶明知故问:“你去中国干什么?”

斯皮尔伯格道:“我的电影《太阳帝国》,已经取得了中国政府的许可,会在上海取景拍摄。”

《太阳帝国》讲述的是1941年日本侵华期间,上海租界的英国人被日本人抓进了集中营,以一個小孩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

所谓“太阳帝国”,有两重意思,一个是日不落帝国英国,一个就是日本。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部电影非常踏马的让人讨厌,尤其是贝尔演的那个小比崽子,让人分分钟就想掐死他。

对于斯皮尔伯格本人而言,他只是一个局外人,他没有同情中国,也没有谴责日本。

上海只是故事的发生地,电影里的中国人只是这个故事的背景板。

这让很多人觉得不爽,其实……没必要义愤填膺,逼着别人去同情你的苦难。

中国人的苦难跟犹太佬没有关系,同理,犹太佬的苦难也不关中国人屁事。

杨叶对这部电影没什么兴趣,大致聊了几句,就把话题转到了另外一部电影……《艺伎回忆录》。

由于杨叶和麦当娜、松子圣子“开银啪”的事件,使得中森明菜十分失落,伤心地回到了日本。

原来……明菜命中注定,还是要变成苦菜。

只不过,伤害她的人,并非近藤真彦那个“日本第一渣男”,而是杨叶这个“中国第一渣男”。

好在杨叶和中森明菜之间的关系最多就是彼此有点意思,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明菜最多只是失落,并不会闹到为爱自杀的地步。

杨叶虽然对中森明菜很照顾,但是他从来没有在男女之情上越线过。

这个姑娘,在她自己没有想通之前,还是不要碰的好,另外还有个王组贤也一样。

杨叶喜欢双方你情我愿的感情,交心也好,交易也罢,总之要对方心甘情愿。

利用自己的权势强迫女人,甚至强奸女人,他是不做的,那是畜生才干的事!

杨叶给斯皮尔伯格讲《艺伎回忆录》的故事,他听完之后,竟然泪流满面。

老斯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很容易流泪,动不动就哭。

据说他看完张一谋的《归来》,坐在那里哭了一个小时。

其实这种搞文艺的人,内心大多比较敏感,倒也没什么稀奇的。

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导演,感性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商业上有敏锐的触觉。

杨叶知道,斯皮尔伯格一定会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因为艺伎这玩意儿就跟功夫一样,能激起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猎奇心理。

起了这种猎奇的心理,那就意味着……可以收割票房。

这就是《艺伎回忆录》这本小说后来在北美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的缘故。

而老斯也正是因为看中了其中的商业价值,才买下小说版权,打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