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经费在燃烧(1 / 3)

精神病院的分场大概花了二十天完成,接下来,剧组要面临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公路追逐戏。

这一场戏是T1000开着大卡车追杨瀚,T800骑着摩托来救人。

这场戏最精彩的地方发生在洛杉矶的雨水河道里面。

为了能够顺利拍摄,由联美公司出面向政府申请,缴纳一笔费用,把河水给截流,让其改道,最后留出一段河道以便拍摄。

剧组的人都被杨叶的操作惊呆了,难怪他说要耗资三亿港币来拍摄这部电影,还上不封顶。

这踏马每分每秒都在疯狂地烧钱,还动不动就使大手笔。

河道的水虽然被排空了,但是非常滑,在里面骑摩托车、开车,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非常危险,更别说要拍摄追车戏了,这简直就是在找死。

这场戏还有一个镜头,杨叶要骑着摩托车从公路上直接飞入雨水河道,公路与河道的落差超过五米,简直就是地狱级的难度。

早在开拍之前,剧组就开了個会,大家一起讨论拍摄方案。

听了杨叶想要达到的效果之后,猛龙特技队的罗礼贤和柯受良都面露难色。

杨叶问道:“做不到?”

罗礼贤道:“如果只是追车也就罢了,但是分镜头剧本上面有国良哥开着卡车撞击小吴惊的镜头,这太危险了。稍有不慎,小吴惊就会被卷到卡车底下去。”

柯受良道:“吴惊年纪太小了,我俩都没法给他做替身,也很难找到这么小的摩托车高手!”

吴惊这小子胆子倒是挺大,他当场表示:“导演,我的摩托车骑得很好,我可以自己来!”

杨叶摸摸他的脑袋,笑道:“我知道你很勇敢,但是不能蛮干,安全最重要。”

杨叶想了想,说道:“分开拍摄,用背投!”

吴宇森道:“背投的方式太过时了吧?而且效果很假,早就被淘汰不用了。”

所谓背投,就是将图像投影在汽车或其他物体后面的屏幕上,以模拟运动。

比如说你在静止的汽车后面挂一个屏幕,里面的画面是一直在播倒退的道路,那么汽车看起来就好像一直在朝前开。

这种技术在七十年代之前常用,随着观众越来越追求刺激,制片公司为了迎合观众,就越来越追求实拍了。

于是,背投的方法就渐渐被淘汰掉了。

杨叶道:“想办法把设备升级一下,把效果做得更逼真一点。”

接着杨叶给出他的设想,道具组、灯光组、摄影组商议了一番之后,制作了一个特殊的装置。

它是一个圆形的轨道,悬挂在汽车上方,轨道上的灯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

移动的灯光反射在汽车和演员的脸上,可以给人一种汽车在移动的错觉。

所谓电影,就是利用光影来变魔术,这个装置完美地解决了传统的背投技术效果太假的难题。

聊完追车的方案,接下来的重点就是飞车的方案。

一辆哈雷摩托有两百多公斤重,加上骑手,总重量超过三百公斤。

从五米高的公路飞入河道,摩托车和骑手根本不可能承受住落地时的冲击。

这样直接飞下去,骑手就算侥幸不死,至少也得落个终身残废。

拍摄团队相处的方案是吊威亚,挂缆绳。

从空中拉一根缆绳,然后用一前一后两根威亚把摩托车挂在缆绳上,人固定在车上,滑下去。

这依然很危险,为了做出摩托车从空中飞下的效果,缆绳不能挂得太紧,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身为主演,自然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在原版电影中,是施瓦辛格的替身肯特替他完成的这个动作。

而杨叶的版本,这场戏自然是柯受良给杨叶做替身,他是亚洲第一飞人嘛。

不过,为了带来最震撼的效果,这会是一个正面冲下来的镜头,要看见杨叶的正脸的。

所以道具组特地制作了一个跟杨叶一模一样的乳胶头套,让柯受良套上,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从那么高的地方飞下来,是一个大全景,又戴着墨镜,观众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只要使用剪接,落地时的特写镜头换成杨叶本人骑车就可以了。

当然,柯受良的命也是命,不能直接送掉。

大家又想出的另外一个方案……改装!

既然不用真的开着摩托车冲下去,那我们就做一个假的摩托车,人物骑在上面摆造型好了。

道具组先把一辆哈雷摩托的零部件拆掉,只留主干部分。

然后用比较轻的材料复制这些零配件,再装回去,一辆经过改装的摩托车就完成了。

这样一来,连人带车重量不到仅仅两百公斤,减掉了三分之一,危险大大降低。

……

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排练,大家的配合都比较默契了。

这时,截流后的雨水河道也被太阳晒干,终于可以开始拍摄了。

“《终结者2》第20场第1镜,第一次拍摄,A!”

T800骑着一辆哈雷摩托,戴着墨镜,沿着雨水河道一路飞驰。

而河道里面,T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