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清穿(一零零)(1 / 3)

宣旨太监何时见过这样嚣张的人。

他想斥责,可想到临行前大总管梁九功的再三交代,他还是把这口气给咽了下去,弯腰将圣旨捡起来,然后卷好放回身后被这一变故吓得瑟瑟发抖的小太监捧着的托台上。

范婉看都没看,直接让人领着他们出去。

自己则是气的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不过很快,这股子气就慢慢散了。

康熙是个什么打算,范婉最清楚,无非是觉得胤禩是她唯一的儿子,日后东北她肯定会交到胤禩手中,而胤禩又是皇子,如今册封了郡王以示宠爱,日后这东北就还在大清手中,胤禩掌控东北,就仿佛一地藩王,说不定他还会仗着东北势力,压制太子,让胤禩和太子隔空相抗。

不得不说,康熙的打算很好。

若胤禩是个濡慕父亲的孩子,恐怕这番算计就成了真。

可胤禩是她亲自教养出来的孩子,脑子里还有个老奸巨猾的廉亲王,康熙想要算计他,怕是很难,不过这样也好,随着太子年岁渐大,康熙正值壮年,父子俩渐行渐远,嫌隙日渐加深,康熙总要为太子找个对手的。

如今还有谁比胤禩更适合?

他对胤禩越看重,东北就越安全。

想通了的范婉忍不住长吁一口气,脸上挂上笑容,叫人喊来阿布鼐,父女二人关起门来密聊一个多时辰,等阿布鼐出了门,就直接往宣旨太监的住所去了。

阿布鼐到底是在宫中经营多年,一拢面就知道是熟人。

也不知阿布鼐怎么谈的,那太监得了一脑子是是而非的讯息就回了宫,这一次,这册封的圣旨没有再带回去,而是被阿布鼐给带回了家。

哪怕现在是叛军了,但自己的外孙成了郡王,还是让他关起家门来高兴的喝起了酒。

要知道,这可是康熙朝头一位受封的阿哥啊。

甚至他心底也暗搓搓想着,等自家闺女势力再大些,皇上到时候没了办法,只能册封外孙子做太子,那才叫过瘾呢。

一时间,阿布鼐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找到了新的立太子办法,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干活。

范婉不管阿布鼐怎么想,她只盘算着康熙的打算,在确认康熙暂时没空理会到东北后,便决定接下来的几年要低调发展。

在定下这个行动方针后不久,雅克萨传来好消息。

宋薇做出了第一台蒸汽机。

而此时距离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间还有将近八十年。

也就是说,在宋薇的努力下,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较之其他国家提前了至少八十年,这已经不仅仅是她们的胜利,更是人类的壮举。

范婉得知后,也顾不得人前人后,当时就忍不住红了眼圈。

也许旁人不知道这件事代表了什么,可范婉知道,这代表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范婉吸了吸鼻子,将眼泪逼了回去,她如今是东北的掌权人,她不能叫别人察觉太多。

哑着嗓子吩咐杨雪儿:“去,召集各处县长和书记来申请开会。”

杨雪儿虽然不明所以,却也知道,那书信上定是写了极其重要的事情,所以重重点头,转头便小跑了出去。

范婉坐在椅子上一个人呆坐了很久。

蒸汽机啊……

和蒸汽机最匹配的就是老式火车了。

炼铁,伐木……铁道,木枕……

也许要不了几年,东北就能有属于自己的火车了,而且……范婉仰头,造船厂之类的也该建起来了,康熙不注重海军,但范婉注重,她不会忘记历史书中,被外国船只架着大炮轰开过门的惨烈。

范婉吸了吸鼻子,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时间紧迫,她没有时间在这边胡思乱想了,得干活才行。

而另一边,得知范婉接下册封的康熙大大的松了口气,神色一瞬间都变得轻松许多,激动的搓搓手在乾清宫中来回踱步。

接下好啊。

只要接下了,就说明卫氏对朝廷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的。

只是,激动完了,康熙才发现自己竟然因为卫氏接下圣旨而激动,顿时脸上的笑容一顿,随即消失,何时他竟沦落到只要卫氏接了圣旨就激动半天的地步了?

想想还有点心酸。

恰在此时,梁九功从外头进来,打了个千儿启禀道:“启禀皇上,永和宫德嫔娘娘送来了梨汤。”

“她这是嫌朕脾气大?”所以才送这么下火的汤?

这碗汤恰好撞在了枪口上。

梁九功:“……”这话说的,难不成脾气还不大?

忠心耿耿的老奴才梁九功,在如今阴晴不定的康熙跟前,也忍不住的在心底腹诽道,不过面上还是劝慰了一句:“皇上,如今过了夏至,本就到了喝梨汤的时候。”

可这劝慰一点儿用都没有。

德嫔还是受罚了。

第二日,整个后宫都知道德嫔昨天龙屁拍到龙腿上,德嫔则差点没气昏过去。

如今她身边只剩下一个十三阿哥,自己的两个儿子全都不在自己身边,尤其是她的十四,如今跟在那个病歪歪的钮祜禄贵妃身边,也不知可吃的饱。

比起好命的四儿子胤禛,她愈发觉得,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