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清穿(九十三)(1 / 3)

对于怎么将脸上的斑给去掉,范婉是做了好几个设想的。

有每天缩小斑块,半个月内,让斑块彻底消失,也有循序渐进,长达两个月的祛斑设想,最终,范婉却在苏宝珠和宋薇的统一意见下,打算搞一场神迹。

当年知晓范婉真颜的只有冷秋兰与达楞母子,所以这件事,范婉也就交给她们去办。

如今冷秋兰正式升职为妇女代表,每天为了广大女性同志奔波在第一线,每当看见那些以前在婆家没有话语权的妇人因为上工得了工分,而有了底气抗争,在家里找到尊严的时候,她都是最高兴的那个。

对于范婉遮掩自己的脸,早先她是同意的,因为这样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那时候她们人微力小,每一日都过的小心翼翼,胆战心惊,也就是后来到了虾蟆山后,才得以喘口气,如今打下了这一番基业,也确实没必要再遮遮掩掩了。

那样的一张脸,就应该露出来才是。

在冷秋兰眼里,范婉就是那天上的星宿,专门下凡来渡她们这些苦命人的,她不仅带来了新的制度,也带来了强大的武器,她就是那传说中的菩萨,哪有菩萨一直遮着脸的!

这么一想,冷秋兰就更积极了。

他们的计划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范婉脸上的黑斑慢慢消退,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在一个特殊的时候,这样会更加具有特殊意义。

也更加神秘。

为此,冷秋兰特意亲自往雅克萨去了一趟。

如今她跟着范婉后头喝了不少奶茶,力气比以前大了许多,独自出门也不太叫人担心,当然,她本人并不认为是奶茶的原因,她只觉得是因为自己在范婉身边日久,所以才潜移默化的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这也是冷秋兰坚定不移的认为范婉是神仙的原因。

哪怕范婉再三表示,这世上没有神仙。

苏宝珠本就是个凑热闹不嫌事大的,宋薇则表示自己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三个人神秘兮兮的开了个碰头会,最后就将日子定在了冬至那天。

由于第一次相亲大会就选择的冬至,后来的每年冬至,就都成了联谊盛会。

那一天晚上,街上热闹非凡,几乎全城的男女老少都会一起出动,行宫门口的大广场上,会用木头架起高高的篝火柴堆,点燃后绕着篝火跳舞。

由于盛京中不仅有满人有汉人,还有蒙古族,俄罗斯族和朝鲜族人,范婉支持他们那一日穿上最美丽的华服,到广场来一起跳舞。

范婉虽然阻止暗娼,却不阻止清倌人。

所以那一日,在广场上还有戏台,清倌人可以上台卖艺,戏班子也可以上台表演。

可以说,冬至这一日,整个东北都跟着骚动了起来,无论是雅克萨,还是宁古塔,还是盛京城,还是东北的其它城市,冬至这一天都热闹非凡。

就连刚回归的尼布楚,这一日杨子平也命人将大街小巷清扫干净,张灯结彩,甚至还从雅克萨喊来了专业的装修团队,在尼布楚的东正大教堂的屋顶挂上了十分具有华夏特色的红缎面大红灯笼。

俄罗斯的东正教在俄罗斯的每一个领土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大教堂,杨子平此举就是为了消除东正教在此地的影响,旨在改变百姓对教派的态度。

人可以信教,但不能臣服于教。

人定胜天,当人将希望都寄托在神灵身上的时候,就说明已经有了足以击败他的弱点。

所以,无论如何,别的地方他不管,至少在尼布楚,这种思想他得掰过来。

东正教教堂的主教早在俄罗斯撤离的时候,被杨子平强势的塞进队伍,送回了俄罗斯,杨子平说的简单直白,如果这些主教一定要留下传教的话,就和普通百姓一样,不受供奉,不免税收,没有私田,只能算工分。

这些主教在俄罗斯养尊处优,玩的都是贵族,突然被要求自己养活自己,那肯定不愿意干,不需要杨子平开口赶人,人家自己就主动求去了。

早已被俄罗斯驯服了的百姓们,如今突然换了个领导人,正不知所措的时候,就被告知,他们以后可以做礼拜,也可以不做,不会强迫他们信仰。

紧接着就是几十车的粮食,和数百人的建筑队。

他们很快运来了砖块,给他们盘炕。

其实盘炕技术是早就有的,只是没有像如今这般规范,早年在东北,这是贵族专属,后来还被带到了京城,只是普通百姓家的盘炕技术不过关,经常有烟道泄露的事情发生,还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猫在家里生炉子,至少安全。

后来宋薇改良了盘炕技术,又建了砖窑,安全方便的火炕从此以后不再是难题。

第一家火炕是带着几分强迫性质的,老百姓是恐惧的,但使用后就真香了,有了第一家,第二家就快了,于是在冬至前,家家户户忙的热火朝天,先盘炕,再领粮,由于今年大家伙儿都没工分,便先登记了户口,方便开春后开荒春耕分配任务。

这些原本心下不安的人家,听说新官家还给分配活干,壮劳力还能多挣钱,原本还想着隐藏些人预防多交人头税的,如今也不敢隐藏了。

因为他们听说了,口粮是根据户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