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聚宝盆(5)(1 / 2)

等时间推移到年底的时候。 不仅物价方面的影响和变化变得越来越大,温度也变得越来越低,他们本地的最低温度甚至已经达到了零下二十度左右,这是过去许多人有记忆以来。 从来没有见过的低温。 往年他们这边也就零下三五度,零下十二三度就是十几年难见的低温了。 更不用说零下二十度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边根本就没有装地暖的习惯,所以这个冬天对于本地人而言,真的是相当难过,不知道多少人手脚生出冻疮,或者直接开着电热毯和空调,索性躺床上保暖,不出大门。 必须上班上学的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多穿点衣服,多贴点暖宝宝之类的。 拿丁云他们班举例,一个班四十三个学生,至少有三十个以上学生生出了冻疮,要么是脸上长冻疮,要么是手上长冻疮,要么就是脸上手上都长冻疮。 有的人手冻的跟萝卜似的。 往年可能也有,但绝没这么严重。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上高三之后,所有学生的运动量都少了很多,血液循环可能略有降低,的确比较容易生冻疮。 二来就是家里开空调,学校班级开空调,但是路上没有空调,而且也不是每个家长都有空,天天开车来接孩子。 一冷一热,不但容易生病。 也容易生冻疮。 因为温度一直升不上来,甚至于还有继续降低的趋势,再加上不少学生家长都反映,孩子路上冻的受不了,或者说走路去学校摔倒,摔骨折了之类的。 最后县教育局那边研究决定,所有学生提前一个月回家,不是放假,是回家上网课,等回头期末考试再回学校。 对此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但总体来讲,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开心的,毕竟学生们不想每天那么冷的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去学校,老师们又何尝想呢? 而且在家上课还能少开几次会。 少被上面学校领导啥的折腾呢。 何乐而不为? 于是从十二月十二日起,丁云和她弟弟就开始了居家上网课的日子,至于她姐,她姐已经放寒假了,她姐去年考上的大学在北面,那边本来就冷,现在都已经零下四十几度了,所以她姐早在十一月左右就放寒假了,而且她姐的寒假时间都能堪比本地暑假时间,不过相对应的就是暑假时间要比这边少不少。 总之,就是因地制宜吧。 各地寒暑假时间都不尽相同。 有长有短,有早有晚。 …… 十二月十四日,十一点,厨房。 因为三个孩子都在家,也没食堂可吃饭,为了孩子,丁鼎和高宜两人只能暂时放弃在公司吃食堂,改成拿餐补。 然后每天下班去超市买点菜回来。 给三孩子做饭吃。 “怎么又是牛腩啊?” 看着自家媳妇从超市带回来的土豆和冻牛腩,丁鼎便挺郁闷的,冻牛腩本来就比新鲜牛腩腥,不好处理,自家媳妇厨艺还不咋样,每次做出来的土豆炖牛腩只能说能吃,跟美味基本不搭边。 况且,即便他媳妇手艺不错。 连吃半个月土豆炖牛腩也腻了啊。 “废话,不吃这个吃什么,猪肉三十八一斤,冻牛腩二十五一斤,这不比吃猪肉划算,我还嫌超市猪肉肥呢!” 高宜白了一眼丁鼎,不耐烦道。 从十月下旬开始,他们这边的物价就不断猛涨,可他们工资没涨啊,家里三个孩子,原本的那些工资基本也就将将够用,存不下什么钱来,就算二女儿现在成绩变好了,未来兴许能够免费入学之类的,但也总不能就指望兴许吧。 还是得存点钱,以防万一。 所以伙食方面自然得节俭点,虽然说还有更便宜的冻鸡肉之类,但家里人都不太喜欢吃鸡,最后也就只有冻牛腩的性价比最高,口感不错,还有营养。 摄入脂肪也比猪肉要少许多。 “那个,媳妇,咱们没有必要这么节俭吧,蔬菜水果多少也得买点,咱家都小半个月没吃过水果了,孩子光吃土豆牛腩,那也不能补充必需维生素啊! 蔬菜水果贵一点就贵一点呗。 大不了少买点就是了!” 因为每月工资全都上缴了,自己那点小金库根本就不够干啥的,所以丁鼎只能在厨房里面继续小声的劝着高宜。 他最近都吃出口腔溃疡来了,真的hold不住啊,以前不觉得黄瓜番茄有多好吃,现在长期不吃,还真有点想念。 “你多长时间没去过超市了? 你知道现在那些个水果蔬菜的价格涨到什么程度了吗,就今天,黄瓜十九块八一斤,水果黄瓜二十八块八一斤。 番茄十九块八一斤,水果番茄二十九块八一斤,小米椒八十八一斤,青椒二十四块八,就袋子里面这土豆,它都涨价涨到五块五毛八了,那些个本地不产的罕见蔬菜,具体价格就更别说了。 我都不敢看。 以前最便宜的香蕉,经常卖一块九毛八的香蕉,现在超市已经卖到了九块八一斤,葡萄更是要四十九块九一斤。 不是什么高档品种葡萄啊,就是普通葡萄,好点品种的葡萄都三位数了。 这价格怎么买,再熬熬吧。 反正快过年了,到时候东西再怎么贵都得买点,我昨天在网上下单买了不少水果罐头,腌黄瓜之类的,就当蔬菜水果吃吧,还买了不少维生素片啥的。 吃点维生素片补充补充得了,等回头开春物价降低,想怎么吃怎么吃。” 作为管钱和管账的,高宜对这段时间的物价上涨程度和幅度颇为清晰,眼看着有些东西的价格翻了三五倍,她是真的不想做这冤大头,反正不吃又不会死,何必非得在这么冷的天追求新鲜。 以前冬天天天土豆咸菜的日子。 不也活下来了吗?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