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大军出关(2 / 2)

式的轻型车营与戚继光、俞大猷时代的车营相比,由轻车组成的万历中、后期新式车营,在追求机动性要求削减重量的同时,相比之前旧式车营,火力密度则提高了数倍。以适应失去维持具装骑兵能力,转向使用轻骑兵进行武装掠袭的新敌人。 杨凡有足够的重型挽马,杨凡还有四轮重型大篷车。 在更好的基础上,杨凡重新为这支部队打造了重型的战车。 车的底盘用工字钢和铆钉制造。 车轮使用现代来的二手轴承和旧的橡胶轮胎。 装甲板使用三毫米的瓦楞钢板。 车载大卷铁丝网和便携式可拆装的角钢支架。 停车后,可以用瓦楞钢板和可组合角钢支架组装外墙,用来防御。 武器上,车载一门发熕炮,铜发熕是明代的大型火炮,从嘉靖年间开始应用。 重量五百斤。射程五百米左右。发射的弹丸重四斤。约一百颗霰弹。也可以发射五磅重的球形实心铅弹。 杨凡自己的部队用的是三磅炮,用于远程射击。 杨凡的三磅炮,使用平炉钢锭,锻造成圆柱体,然后好用镗床钻出炮膛,可以承受极大的膛压。射程可以达到七百米。 重量不到三百公斤。两个步兵就可以推走。是目前杨凡步兵的主力野战火炮。 其他的火炮太重,不方便携带。 近战武器杨凡用九连发铳火门枪替代了三眼铳。人手一支。用于近战糊脸。冷兵器上,每人还有一支瑞士长戟,一口雁翎刀。 甲胄上,每人一领,黑色布面甲。虽然外边看着和边军同款,就是颜色有所不同。但是内衬的甲片是冲压出来的三毫米的而钢板小甲片。防御力远超铁片甲。 这支部队,时朝廷的部队。不是杨凡的私人军队,杨凡是用来准备应付朝廷的。所以装备上表面看和朝廷的军队类似,只是更加精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