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纪晓岚都啃不动的压缩饼干(2 / 2)

讲究,叫做官不修衙。正所谓客不修店、僧不修庙、官不修衙。

官不修衙作为成语,意思指临时应付的差事,不会作长远打算。

客不修店好理解,作为住店的客人,肯定不会自己掏钱修店的,那官不修衙又是怎么回事呢?既能改善自己的办公居住条件,又能从中捞点油水,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其实这句话出自宋朝。在宋朝以前,地方官掌管军政大权,修缮官署那都是随随便便的事。

但到了宋朝情况发生了变化,规定地方官修官衙必须经过朝廷批准,宋神宗的时候由进一步明确规定:“诏京城内外除修造仓场、库务、店务、课利舍屋外,自宫殿、园苑以至百司廨舍、寺观等,并权停。”意思是除了仓库、公租房这些民生工程外,其他的一律停止。

这也是为了杜绝地方官套取朝廷钱财,但问题来了,要是官衙真的破败不堪必须得修怎么办呢?摆烂。

因为就算打报告申请的经费批下来,朝廷给你的修缮经费也只是预算的七成,剩下的钱你得自己掏腰包。时间长了就没人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