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继续进攻长安(1 / 3)

又比如慷慨激昂的唱着悲歌的燕赵之地, 也一直以来都是精兵的组成部分。 几乎每个朝代,这一带都是最好的兵源地。 人们熟悉的三国时期大戟士、白马义从,就出自这一地区。 淮泗自从春秋以来,也诞生过不少精兵。 孙武练成的吴国强军,楚国留下的力量形成的项羽江东子弟,那都是赫赫有名。 后世三国时期的丹阳兵、南北朝时期的北府军、岳飞的岳家军核心、元末淮西集团等等, 都是继承了这尚武的衣钵,甚至近代还出了淮军。 不过有一个地方的精兵,却常常被历史忽视,这就是三河地区的三河卒。 这里的三便是指河东、河内、河南这个古代三河地区。三河地区里的河南,也不是现在的河南的概念。 指的是以洛阳为核心的黄河以南地区,也就是汉代的河南之地。 三河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没有出过精兵,那就是魏武卒。 尽管那个时候,洛阳属于周王的,河东还有个卫国、 中间还夹着韩国的部分土地。但三河地区的精华,很长一段时间是魏国的土地。 而魏武卒,我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精兵,就出现在这一带。 可以说,这是三河卒的前身。 吴起在魏国的变法中,军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这支职业步兵。 魏武卒以战斗为职业,纪律严明,作战勇猛。 在装备方面,由于有着魏国统一的供给,他们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支重步兵。 并且国家免除赋税,赐予田地,使得魏武卒把这种军人意识传给了后代, 从而在这块土地上种下了尚武的种子。 魏武卒的战绩也十分辉煌,吴起带领他们攻下过函谷关,夺取了秦国黄河西边的土地。 在阴晋之战他们以五万对抗五十万秦军,最终取得胜利,从而天下震惊。 直到后来庞涓带着他们在马陵之战中输给了齐国的技击之士,魏武卒才慢慢衰落。 从中,便是可以看出三河地区的尚武之风。 或许是在吴起的时候,便是诞生。 而到了汉代,三河地区的士兵们再度崛起 东汉的中央军,就是三河和五校。 由于迁都洛阳,三河地区成为拱卫司隶的战略核心区。 加上三河地区一如既往的是农业中心,经济繁荣,因而崛起了许多世家大族,同时豪强并立。 这些豪强子弟,由于家境优渥,从小就尚武,骑射精通,于是成了最好的骑兵兵源。 东汉的兵制,逐渐放弃了西汉时期的征兵制度,更多采取募兵制。 于是,靠近首都的三河卒,再一次可以发挥自己的勇武。他们就像战国时期的魏武卒先辈一样,以参军立功为荣。 这期间,东汉朝廷就把三河卒召集起来,组建了强大的骑兵,作为中央军重要组成部分。三河骑兵不但需要拱卫京师,还要出征地方平叛和出塞攻击匈奴。 他们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公元八十九年,车骑将军窦宪率领以三河骑兵为核心的汉军。 在如今蒙古国之内斩首匈奴一万多人,俘虏二十多万人。战后,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汉章帝时期,羌人叛乱。 马防耿恭率三河骑兵和五校人马三万人在天水一带大败叛军。 汉和帝时期,又是三河骑兵在陇西大败羌人首领迷唐,迷唐只能仓皇逃窜。 汉安帝时期,马贤率领三河五校一万人在湟水流域大败西羌。 可以说,东汉对外战争中,三河骑兵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成为维护大汉威严的重要力量。 而三河骑兵的最后辉煌,就是皇甫嵩、朱儁和卢植镇压黄巾军。从此之后,东汉中央军力量彻底衰落,而三河骑兵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不过,三河骑兵的尚武精神,也影响了三河地区的人。 徐晃,以及大名鼎鼎的关二爷,也许就是在三河骑兵的鼓舞下练就的本事。 出自河东的他们,也许曾经想过和前辈一样进入三河骑兵的行列,征战四方。 黄巾之后,我国进入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五百多年的乱世之中。三河地区地处北方,战乱不断,又是五胡乱华时代战乱最多的地方,三河卒却不见踪影。 或许,是因为原有世家大族力量被削弱,而新的北方士族力量并不是以武力见长, 又或者是鲜卑等胡人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再重视当地武力。 总之,尽管各路强军纷纷涌入,但三河卒作为一个整体的兵源,已经消逝了。 他们下一次复苏,一直到了唐代。 总而言之,三河地区,不论是三河卒的前身魏武卒,还是三河骑兵,他们都是很强悍的。 现在既然是已经是落入到了叶天的手中了。 叶天肯定是要让三河骑兵组建起来的 不过还是需要一个训练三河骑兵的人选的。 最终,叶天思虑了片刻之后。 还是选择了,徐晃来率领,这一只新组建起来的三河骑兵。 之所以选择,徐晃,原因也是很简单的。 一来,徐晃本来就是三河地区出生的人物,乃是三河之内的河东郡出生的人物,和关羽乃是老乡。 二来,徐晃本来也就是三国时代的算是顶级的名将,作为顶级的名将,五子良将之一。 徐晃统帅来,这一只新组建起来的三河骑兵也算是乃是极为合适,而且算是绰绰有余的事情了。 很快,叶天也便是将徐晃给叫了过来。 并且是将,这新组建起来的三河骑兵的兵符交给了徐晃。 将来由他来统帅,这一只新组建起来的三河骑兵!! 很快,得到了三河骑兵兵符的徐晃,当然也顿时无比激动起来。 甚至有一些不敢相信,叶天让他统帅,这一只新组建起来的三河骑兵! 毕竟,三河骑兵乃是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