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取名(1 / 3)

午饭时, 杜金花端着筐子走进来。 芝麻面饼和黄面窝头混在一块,“咚”;一声放在桌上。接下来是钱碧荷, 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炖萝卜走进来。 兰兰拿着一大把筷子, 迈进门槛,细致地分发筷子给每个人。 “娘,你手上戴;啥?”不经意间,孙五娘瞥见婆婆;手腕, 不禁惊叫一声。 其他人听见了, 也往杜金花;手腕上看去。 “银镯子。”杜金花看她一眼, 十分平静地道。 这让孙五娘有点不得劲,依婆婆平时;脾气,应该回答:“眼睛看不见?镯子!” “娘, ”孙五娘盯着婆婆手腕上那只亮闪闪;银镯子, 上面;福纹是那么漂亮,“您, 您哪儿来;银镯子?” 从前没见过啊!而且, 这么新! “别人送;。”杜金花;表现出奇;平静, 伸出戴着银镯子;右手,伸向筐子里拿芝麻面饼, 更加让人清楚地看到她;银镯子。 “谁, 谁送;啊?”孙五娘盯着移不开眼, 这得好几两银子吧?可真大方啊! 孙五娘心里发酸, 她也没有银手镯呢。嫁到陈家来,只有一对银耳环,她还舍不得戴。 “你们猜猜看?”杜金花眼也不抬, 异常镇定, 慢条斯理地道:“谁猜中了, 我给她摸一下。” 孙五娘:“……” 娘哟!这还是她婆婆吗?咋跟变了个人似;?中邪啦? “宝丫儿,是你给娘买;?”心里哆嗦了下,她看向陈宝音问道。 陈宝音点点头:“是我。” 不然还能是谁?今天就她进城了。孙五娘得到答案,并不感到意外,就是羡慕得紧:“花了多少银钱?” 陈宝音笑笑,不答。 饭桌上;气氛似乎变得不一样,说不出哪里不一样,孙五娘看看低头吃饭;大哥大嫂,又看看垂眼大口吃芝麻面饼;公公,看看神态安然喂银来吃饭;婆婆,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不对劲。 好像哪里不对,她浑身都不舒服,于是踢了踢陈二郎。 “干啥?”陈二郎。 “你觉不觉得,咱娘有些不对劲?”孙五娘凑在他耳边说道。 “哪不对劲?”陈二郎伸长胳膊,夹碗里;炖萝卜。 孙五娘见他就知道吃,有些生气,在他肋下掐了一记,压低声音说道:“咱娘好平静!她得了个银镯子!她平常不这样;!” 她应该骄傲地炫耀,夸宝丫儿好,宝丫儿孝顺,宝丫儿心里有她,夸给全家人听,顺便踩一脚他们,这么多年没得他们什么孝敬。 孙五娘嫁进来这些年,只有第一年装装样子,给杜金花做过一双鞋。打第二年起,她怀了金来,人就懒了,后来又怀了银来,更是啥也没做过了。 陈二郎没说话。任凭孙五娘掐他,踢他,踩他,就是不为所动。 直到吃完饭,两人回屋,孙五娘扑上去跟他掐:“你为啥不理我?”她又是拧又是掐,大嫂发现了,婆婆也发现了,闹了好一个没脸! “那么多人,怎么说?”陈二郎拉下她;手,皱眉道。就算再小声,但屋子就那么大,别人还真听不见啊? 孙五娘便道:“那你现在说。” 想起媳妇问他;话,陈二郎往床上一倒,枕着手望着屋顶,慢慢说道:“娘能说啥?让咱也给她买银手镯?咱也得买得起。” 好几两银子呢。 他仔细瞧了,娘戴;那个手镯,分量不轻,看着做工也细致,得几两银子才能买下来。家里除了宝丫儿,谁买得起? 大哥买不起,他分到手;十两银子,当场就给宝丫儿了。而自己分到手;十两银子,给了宝丫儿五两,还剩下五两。难道要用这五两去孝敬娘? 以陈二郎对杜金花;了解,她做不出来那种事。娘最骄傲;,别人给她才要,从不稀罕问人索要。 “是啊,宝丫儿手里有银子,她买得起。”孙五娘嘟哝着,往床边一坐,挤挤他,“你里边去。” 心情有点不好。也不是烦宝丫儿,更不是怨婆婆,就是有些不是滋味儿。 “宝丫儿真孝顺。”孙五娘滋味难言。 陈二郎笑了一下,说道:“是,她孝顺娘。” “咱要不也孝顺娘点儿啥?”孙五娘问。 陈二郎扭头看她:“你想咋孝顺?” 另一边,陈大郎和钱碧荷回了屋,也说起话来。 “咱给娘做身衣裳吧?”钱碧荷道。 陈大郎闷头坐在桌边,想了想说:“娘会怪咱们乱花钱。”以杜金花;俭朴,多少年了没裁衣,如果他们给她做一身衣裳,一定会被骂。 钱碧荷细声细气地道:“宝丫儿给娘买银镯子,娘也怪她了吧。” 听完,陈大郎愣了一下,而后沉默下来。 “做一身吧。”陈大郎道。宝丫儿都不怕被娘怪罪,他们为什么怕? 钱碧荷点点头,又道:“给宝丫儿也做一身吧?她今日进城,并没给自己买什么。” “嗯,也做。”陈大郎道。宝丫儿心好,对他们也好,他们不能没有表示。看着钱碧荷,他道:“你辛苦了。” 钱碧荷轻轻摇头:“不辛苦。”现在好多了呢,日子比从前好过多了。最难;事,都在解决了,钱碧荷觉着日子是越过越好;,她;心从灰烬中重生,热乎乎地跳动着。而对于把她拉出来;宝丫儿,她满是感激。 “明日我去南边,问问那边嫂子,请她替我半日。”钱碧荷道,“我进城一趟。” 陈大郎道:“你安排就是。” 儿子儿媳们;打算,杜金花并不知情,收拾完了家里;琐事,回到屋里。小心翼翼地摘下银镯子,爱惜地包在帕子里,收进箱笼里,放在最底下。嘴角抿着,神情轻柔;很。 宝丫儿啊,她;傻闺女。给她买了银镯子,她怎么可能不拿出来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