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记(上)(2 / 3)

运河岛 运河岛 2953 字 11个月前

干酪。我以前不怎么吃再制干酪的,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其实不能完全算是奶酪了,是奶酪制品。  但是因为现在想要买到比较好的奶酪有些麻烦,基本需要上网,偷懒之下就吃一些超市卖的吧。又是不是不能接受,毕竟还是比奶酪棒要强多了。  我目前吃过两个牌子的奶酪棒,其中一个奶酪的牌子还是我看了很多公众号的很多软广中推荐的“奶酪博士”。在这些软广中它有各种好,被好好夸了一通,于是就去买了。  吃了之后是比较失望的。这东西一入口就能够尝到它添加了不少糖和胶。除此之外,它本身尝起来像是在再制干酪这个基础上的一种变体,准确来说应该最多算是奶酪零食。  它的口感很奇怪,有甜味又加了胶,舌头吃起来有点像果冻但牙齿上还会有另一种反馈,整体就有些怪诞。  那些推广它的文说要买给小孩子吃,广告还说小孩子特别爱吃。我真心很怀疑这到底是小孩子真的爱吃,还是父母觉得吃这东西对健康有好处,比如能够补钙能够强壮身体,然后就买给小孩吃,后来小孩因为总吃这种东西,开始觉得比较好吃。  不过人爱吃什么,本来就是有一定适应性的。所谓吃着吃着就习惯了。  总而言之,我是觉得奶酪棒不好吃,甚至于觉得它是一个失败的奶酪本土化儿童化产品。至于为了健康上的好处而买,也没太大必要,这里面放了不少糖呢。它可能比有些纯糖的零食健康一点,但也就那样了。  想吃奶酪,就吃一些纯的奶酪吧,香多了。奶酪有那么多种,慢慢寻觅,容易找到合适的。再说还有奶豆腐这一类食物呢。  除了常见的片状再制干酪之外,我之前也吃过另外一种用来当做酱的奶酪。那也不怎么好吃,主要是加热了之后用来蘸蔬菜或者一些比味道比较淡的食物来吃的。我觉得它有一种比再制干酪更浓郁的不让我喜欢的味道,咸度也很大。  喝的咖啡是之前从HK带回来的印尼生产的Good Day咖啡。  以前有一段时间经常喝这种咖啡,有种回忆滤镜在。这个咖啡在HK卖得相当便宜。作为一个3合1的咖啡,考虑到它的价位,再加上以我以前喝它的时候留下来的记忆滤镜,我觉得它还是非常好喝的。  我以后估计还会考虑再从网上买一些吧。  我对咖啡并不很讲究,我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为了喝它的味道,而是为了提神的功能。它能够让人稍微的清醒一些,我考虑到昨天睡得晚,今天醒来之后睡的时间才7个小时左右,很有必要喝一些咖啡来改善一下今天一整天的精力值。  吃的香肠是玉米热狗肠。我在上初中和高中的有一段时间特别爱吃这种肠,每天早上会吃一根或者两根。这么多年过去之后,前一阵我某一次去超市发现这种香肠还在生产,就又开始买了,有的时候早餐就会吃一个。  然后说起这个香肠,就想到昨天母亲从网上购买的食物已经快递运来了,总共有三种零食。  一种是岩烧芝士饼干,牌子是“宅猫日记”。这个饼干比我以为的要好吃不少,可以说是超过预期了,是那种可以回购的零食。  这种口饼干有个小缺点,就是吃了一些之后,口里会有点发干的,还会略微有一点点发烧的感觉,所以不能多吃,并且之后要喝点水,但是适度的吃的时候确实口味十分不错。  之前买的一种岩烧芝士面包的味道也相当不错,有点过于甜了但依旧属于可以回购的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肉脯,“良品铺子”家的。  这个肉脯吃上去有种火腿肠的口味,就是那种混合肉肠的味道。我一看配料表,发现它确实是混合肉,是猪肉和鸡肉的混合肉。不过它作为一个混合肉脯,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偏甜口一些,能够吃到香辛料和其他调味料的味道,肉味浓,整体来看这个肉脯还是很有诚意的。  可以考虑回购。  说起来,猪肉和鸡肉的混合肉肠我吃过一些,有点好奇这个肉脯的肉有没有经过机械分离,就像混合肉肠中的肉那样。  那种混合肉肠有时会给人淀粉肠的感觉,有些人也以为那种便宜的火腿肠就是淀粉为主的肠。不过许多时候这种肠不是淀粉为主的,只是肉经过了这种处理之后口感会比较均匀和细腻,和平时吃肉不同。  不过这个肉脯中的猪肉和肌肉有没有经过机械分离还真不好说。  这个肉脯吃上去比较均匀没什么拼接感,能融合得这么好应该是经过了一些工艺的,然而我对食品加工不够了解也就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那种分离。  它吃上去比较有肉的口感,和那种混合肉肠的不同。不过考虑到这是肉脯,也可能是口感均匀细腻的香肠变成了干之后本身也会有那种口感。  配料表里面倒是没有说肉是不是机械分离过的,不过没写也不代表没有分离就是了。这个肉有没有经过分离是一个谜。  还有一种就是“海狸先生”这个牌子的黄鱼酥。  这个真的很好吃。  看上去是小黄鱼,吃起来是小黄鱼,配料表里面也是小黄鱼。  简单直白,真材实料,味道相当不错,很酥也很脆。吃的时候需要稍微注意一点,因为它有一点硬,而且鱼即使酥了也不是完全没有刺的,如果要是吃的角度没有掌握好,会有一点点扎。  但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缺点了。我甚至觉得它可以作为一种常规食物,比如自己一个人在外,没有时间做饭的时候就可以开一袋来吃,就着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