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计划(2 / 2)

运河岛 运河岛 1566 字 11个月前

话的速度。严格说也有第3个限制因素,那就是机器识别的速度,但在现在的技术下,机器识别是很快的,而且准确度相当不错,即使语速过快吐字不清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这个限制因素可以忽略。  但语音输入存在一个持久性的问题。  我在这么多次的语音更新中发现,在语音输入的时候,容易一句话一直说,憋着一口气。如果经常这样,换气换的不好就会导致缺氧头疼。另外连续说话本来也容易导致头疼,似乎是被自己长久的说话声震到了,有时停下之后会觉得有点耳鸣。  一般连续语音更新了几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多,就需要歇一歇了。许多时候在休息过后容易有种不愿意开口说话的感觉,思维也容易不连贯,再次开始更新的动力很容易不足。  很多时候也做不到一口气连着说,因为想要连着说下来特别多的内容也不容易,许多有的时候需要停一下思考一下梳理一下思路。  不过也可能只是我的语音输入技巧还不够高。这方面依旧需要继续练习。  说到这里我突然发觉我这篇文有的时候更新困难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我试图把每一章的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这个目标在这种文字结构之下并不是非常容易做的事情,因为我现在这个文字有点日记的性质。每一篇日记都是2000字并不容易,多写的时候分割一下还算比较容易,如果少了要强行要找内容却有些麻烦。  我想我应该在字数上面稍微的更放宽一些,平均字数大概在一天2000字左右就可以了,单独的一章可以多可以少,并不需要特别严格的控制长短。长度没到的时候如果话题转变了也应该在该分章的时候分开,而长度超过之后内容没有写完也不应该强行截断。  合理的分段可以极大的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结构性,与此同时更新的时候也会容易很多。  这样一来,我在顺着一个话题更新好了之后,如果没有话题可讲,就不用绞尽脑汁的去在字里行间寻找能添加细节从而加长这一章的地方。这不但能提升整体效率,对思维连贯性和阅读体验也有帮助。  关于合理分隔章节还有一个点,就是断章。之前我在作家助手里也看到过专门关于断章的讲解和讨论,而我经常看的几个作者的断章都很不错。最初开始写这篇文的时候也是抱着练习断章的想法的,不过我后来发现这篇文不适合练习断章。  尤其是后面越发地像时间意义上的日记而不是事件意义上的记录之后。  一篇日记中的最后一段话尝尝要么是总结展望,要么是那天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这些都没什么可断章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没那么多小说故事里常见的悬念,强行在日记文里制造悬念想想也有些奇怪。  大概断章的能力还得另外找机会练习。不过这篇文本来也像一个大杂烩,说不定写着写着就开始在内部连载各种短篇小说了,到时候可以试试断章。  新的一年开始之后,精修这篇文要正式提上日程了。需要精修的部分有几十万字,一天修一万也不是很富裕,有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