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3 / 6)

才成了林珝的管事嬷嬷,加上她年纪在那里摆着呢,不过再侍候几年就告老出去了,所以谈不上什么争权夺利。 而叶嬷嬷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已侍候的这位本就不是正儿八经的林家人,想要过得好,离不开林嬷嬷这等林家得势奴才的帮衬。说句极为势利的话,林嬷嬷的男人是林家的大管家林忠,儿子林信是林如海的亲信长随,就是这个身份,叶嬷嬷也不可能交恶,不是吗? 也因此,林珝这边比黛玉多带了个管事嬷嬷。不过黛玉是长姐,她又是来‘渡金’的,除了贴身侍候的人,也带了不少帮手。这些人除了跟她们入荣国府的,其他的都会安置在林宅。 这次跟着出来的是二管家林义。每隔三日林家的管事媳妇就会来荣国府见一见黛玉姐妹,确保她们不会孤立无援。 好嘛,黛玉这是连她考核失败的后果都考虑进去了。 ~ 贾家这边不光早早就按黛玉信中指示的那般选了屋子做佛堂,还提前几日便派人来了通州这边候着黛玉一行人。此时见林家的船来了,贾家来接船的下人先上船给黛玉姐妹请安,随即又派了个人跟着林义回府报信。 这厢,林义入了荣国府,先去荣庆堂见贾母,替黛玉姐俩给贾母等人请安后,又说了一回黛玉一行明早弃船登岸,最后才问了一回佛堂诸事是否已经准备妥当了。 对这套释迦牟尼三身佛,贾家势在必得。自是按信中所言早早准备起来。只是临近迎佛相入府了,她们又心下狐疑的问起了跟佛相有关的种种传说。 真有这么灵? “自是灵验的。也就是府中人丁兴旺,凑得齐祖孙三代女眷。又偏巧叫咱们姑娘听了一丝消息。”林义一脸笃定,给贾母几个吃定心丸。“如此巧合,许是上天安排的,也未可知。怕只怕府上再像其他人家那般不能持之以恒。开始时各种上心,时间一长就懈怠不理了,最后更是弃之不顾,那便是佛祖亲至,怕是也不能永保荣华了。” 前一句叫贾母和王夫人极是得意,后一句二人则又觉得林义有些多虑,她们绝对不是那样半途而废的人。 又说了一回话,贾母让人准备些吃食叫林义带给黛玉,还特特叫贴身大丫头鸳鸯替她跑一趟通州瞧一瞧黛玉姐妹。 见贾母等人确实没什么吩咐了,林义这才告辞出去。不过出了荣庆堂上房,林义又对跟着他出来的鸳鸯抱拳,浅浅的做了个揖。 “府上给两位姑娘安排的住处自是极妥帖的,只我们姑娘用惯了家里的香料,不知可否烦请鸳鸯姑娘将这盒香送到我们姑娘房中,燃上两日夜。” 虽然不知道二姑娘为啥要让他这么做,但林义仍是按着林珝的吩咐将话递了出去。 鸳鸯眼皮微微睁大了一点,但瞬间又恢复了原状,一边笑着接过林义递过来的那盒香,一边说道:“这是哪里的话。林姑娘是老太太嫡亲的外孙女,咱们府里正经的表姑娘,来了只当是回了自己家。若是外道了,那才是生份了呢。” 说完又请林义稍等,她去吩咐一回,这才拿着香转身回了上房。 之前还记着这事呢,怎么一忙起来就将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是滴,贾家又一次忘了给黛玉收拾屋子了。 只是这次会忘了,绝对是黛玉和林珝将人给折腾忘的。 拿着香盒重新回了上房,鸳鸯直直走到贾母跟前,小声问了一回黛玉等人的房舍安排。 贾母绝对是难得的好婆婆了,有锅从来不会忘了自家二儿媳妇。就好比此时,鸳鸯一说完,她就转头看向王夫人,“玉丫头姐妹的屋子安排在哪一处了?” 无论语气还是神态都自然的表达出了这件事情就是王夫人的责任。她之所以没过问,就是因为相信王夫人会做好‘份内之事’。 王夫人被贾母噎得够呛,扭头看向凤姐儿,凤姐儿一见便知道自己姑母是什么意思,眼珠子转了转,笑着接道:“正要回老太太和太太呢。收拾了三处地方,一处是东北角上的梨香院,只那处离老太太的荣庆堂远了不少,倒是与我们老爷太太近便些。一处是我们家东边,紧挨着大嫂子母子的那处小跨院,往前走几步就是荣禧堂。还有一处是垂花门里那处桃花源,那处到是离老祖宗近便些,大小也合适。” “自是要离老婆子近些的才好。”贾母伸手点了点凤姐儿,然后吩咐鸳鸯将香盒给凤姐儿。 鸳鸯交了香盒便按贾母的吩咐去通州了,而凤姐儿接过香盒便出去给黛玉等人收拾院子去了。 垂花门里边,东西两条抄手游廊围着一处穿堂,过了穿堂再穿过三间小厅,那厅后就是荣庆堂的前院了。前院两侧是各有三间厢房,而正中尽头则是贾母的五间上房。荣庆堂后身是一条南北宽夹道,通向荣禧堂的后院和凤姐儿与贾琏的院子,顺着这条路朝东走到尽头,才是梨香院…… 贾家这一辈总有四位姑娘,三位是荣国府的,最小的一位是宁国府那边。大姑娘贾元春进宫了,剩下的三位姑娘二姑娘迎春,三姑娘探春,四姑娘惜春都养在贾母跟前,如今就住在荣庆堂东侧的三间厢房里。西边的三间厢房不曾住人,却也都各有用处。 含玉而生的贾宝玉自出生便也养在贾母跟前,如今跟贾母住在正房的碧纱橱里。 贾家剩下的小辈,成亲的另有住处,没成亲的则跟着自己的老子娘居住。像是贾赦庶子贾琮住在东大院,贾政的庶子贾环便与其母赵姨娘住在荣禧堂的小跨院。贾珠遗腹子贾兰跟着他娘李纨住在另一处房舍。 其实叫凤姐儿说,两个小姑娘可以住在贾母的院子里,本来她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