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6 可怜的潘红英(1 / 2)

“认识啊”

刘思承见他这模样,于是便问道。

“耳熟,”温庆平说。

刘思承看了一眼自家院子,里面时不时还能听见一点说笑声,他将温庆平拉到一旁低声问道。

“那什么,怎么会觉得耳熟呢据我了解,你认识的十个女同志中,八个都是你亲戚家的姐姐或者是妹妹,这人比你大那么多岁,你咋还耳熟”

“潘红英,”温庆平摸着下巴念着对方的名字,“潘红英潘红潘红果”

他一拍手。

“潘红英、潘红果,我就说怎么这么耳熟呢走,去问问我媳妇儿,这两人可能是一家子”

“啊”

刘思承一脸懵地被他拉进了家门。

聊得正高兴的杜月兰二人见温庆平拉着一人进来,刘思诺又一脸高兴地喊了一声哥,便知道这人是谁了。

“刘大哥。”

她也起身跟着刘思诺唤了一声。

“欸欸,”刘思承笑应着,见二人不像是第一次见面的样子,又想起温庆平刚才让他猜什么,刘思承心想着真巧,原来这两个人认识。

“哥,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杜月兰,我小学最好的朋友,还有一个叫潘红果。”

刘思诺笑眯眯地跟刘思承介绍。

这边温庆平低声问杜月兰,“潘红果有个姐姐叫潘红英吗可我记得她只有两个哥哥”

“有,是她大伯家的姐姐,”杜月兰点头,“比我们大十二三岁呢,怎么了”

旁边听见他们对话的刘思承一脸吃惊,“真是一家人啊”

“什么你们在说什么红果怎么了”

刘思诺听得一脸茫然。

于是刘思承就把潘红英的事说了一遍,这可把杜月兰以及刘思诺气得要死。

“什么人啊生了个姑娘就丢河里了,那也是他们家的孩子啊”

刘思诺气得跺脚。

“就没人下河去救”

杜月兰眼泪都气出来了,印象中的红英姐姐性子腼腆,但对她们这些小妹妹是很好的。

还记得有一年山果成熟时,红英姐姐背着柴路过他们家门口,见她一个人站在门口玩儿,还冲她招手,等她走过去后,红英姐姐送给她好些山果,红彤彤的,酸甜可口,别提多好吃了。

“反正我离开的时候,她娘家人还没来。”

刘思承说。

“她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嫁得挺远,潘大伯腿脚又有问题”

杜月兰越说越难过,温庆平见此揽住她的肩膀,“这样,思承你把自行车借给我,我去那边生产队看看。”

“好。”

刘思承的自行车只有急事或者是要去县里才用,平常日子都放在堂屋里。

“你和我一起回去还是”

“一起”

杜月兰擦干眼泪,坐在自行车上,和温庆平一道往化平生产队去。

温庆富在路边的草里躺着睡觉,听见二人说话的声音便直起身,“大哥,大嫂你们去哪里”

“有点事出去,晚上不用等我们吃饭了。”

温庆平说。

“欸,”温庆富应着,看着他们的身影远去后,立马扛起锄头往东荒坡那边去找温母,并跟对方说温庆平夫妇骑着自行车离开生产队的事儿,“那自行车我眼熟,是刘思承家的。”

“他们会去哪儿”

温母也有些好奇。

“不知道,不过看大嫂的样子好像哭过,”温庆富猜测道,“会不会是大嫂娘家出什么事儿了”

“她哭了那保不准”

温母哎呀一声,让他去队长家借牛车,接着她去记分员那请假,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哟。

“我亲家那边出了事儿,我得去看看”

记分员被她那夸张的模样吓一跳,一边在本质上记录一边问“出啥事儿了”

正在哭的温母心里骂人她咋知道她就是想着亲家那边出事儿,只有老大过去算什么事儿,就看在以后那些肉上,也得积极些才行

于是温母便说了一些废话,大概就是出事儿了,出大事儿了,她得赶紧过去。

等温母走后,有人问“这才结亲没多久,就算是亲家家里出事儿了,她咋哭得比自己娘家出事儿还要惨呢”

“你懂啥,这就叫会处事儿,甭管能不能帮上忙,就看在她掉了那么多马尿的份上,她亲家家里也会很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