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医家—混天五行圆图(2 / 3)

这会在浓缩!

上一次他不惜代价将医山托起,其目的是想着以后此处作为医家的祖山,也就是立教之所。

所以当时医山韵合的道韵,就只是需符合草木之本,贴合仁之气骨即可。

可如今要建立封天阵,医山就不能这般模样,它还得改变!

天地两仪,四象八卦。

这是许多大道的根本基础,如道家、阴阳家,包括纵横家、杂家等许多学问都脱自于此。

诸子百家们讨论着天地八卦,一个个说出自己的学说。

但不管他们如何去研究,都绕不开一个结论,那便是两仪、八卦皆为圆形,佛家又将这个圆成为轮回、因果。

对于这些学说,易宁是认同的,但化为天道后,又有前世的中医基础,他看得还要更加透彻。

一个想法之前一直被易宁埋于心中,今日看到几处洞天福地的法则流转后,便福至心灵!

他要将封天大阵与之想法结合,成一学说!

这个学说,其实在地球就有,它便是混天五行图!

此图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考星辰之变化而推人命之休咎,最后再以以数定象构建而成。

它暗合时空合一,三才一体,万物同构的生命数理,无穷宇宙人生造化之秘。

也是《伤寒论》的核心要点!书中有句话,

[学者能熟谙于此,则医道毕矣,望宝而藏之。]

其中说的熟谙于此,便是指熟悉混天五行图的运转。

而易宁自然知道这五行图的运转逻辑!

封天阵法将以混天五行图为核心,以陈妙传授的拒灵阵、洞天福地的规则流转为辅,成阵。

而阵眼有六,以汴安及中岳为阴阳,再从他两中分出老阳,少阴,少阳,老阴。

阴阳以山岳城池重物固定于大乾板块,成根基,为阵眼!

可万物刚而易折,想要长久需轻重结合,刚柔并济!

阵眼为刚,不可逾越。

阵点为柔,变化莫测。

何为封天阵阵点?大乾数亿百姓!

心、肝、脾、肺、肾,五行为火、木、土、金、水。

偶数为阴为女,奇数为阳为男。

以此为阵点,百姓移动,大阵五行交替,易宁有信心即便是最强的阵法大师,想要用巧力将封天阵破除,也是痴人说梦!

想要破除此阵只能用蛮力,以大法力强力击开一个缺口。

那么,巧技已经解决,现在便需要防患硬力,这时就需要一物能成为封天阵的“外壳”!

如今大乾上下,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医山。

且原本医山初衷对于防御要求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易宁如今还觉得不够,所以医山此时正随他的心意剧烈变化结构!

感受到脚下山体的摇晃,易宁将周炟二人拉起,一个闪身已经离开医山,回到皇宫。

此时皇宫广场上官员与护卫们目光焦急,眺望医山,不断祈祷。

他们还不知道后续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尊上回来了,然后护国龙君就带着陛下与国师前往医山,他自己则潜入玉玺之中养伤。

这就是官员们知道的全部信息,他们焦急等待,在广场上站了一夜,许多人甚至饭都未吃。

所以,当易宁带着周炟两人现身于章华台时,有些老人见陛下无事,尊上还到了,便心神一松,竟直接昏倒过去。

文尧臣身形才刚稳住,便连忙喊道:“御医!救人!”

其他没有昏倒的官员则赶忙行礼,易宁还礼,然后对着周炟说道:“让他们都回去吧,去城中安抚民心,后面的动静会很大。”

周炟连忙应下。

易宁再次确认一眼小天地中的阵法预演后,体内气机不再收敛分毫,衣袍与白发随着他的动作不断鼓荡。

“阳!”

易宁嘴唇抬起,声音从喉咙中挤出。

而后他抬起手臂,以手代笔,以血代墨!

一滴鲜血自右手食指中窜出,阵阵芬香四散飘曳,让原本精神萎靡的人们瞬间清醒。

易宁右手悬空,写出一个[阳]字,并在阳的周围画上一个圆弧。

字体与符号泛起七彩光芒,在半空中闪烁。

升起的旭日仿佛找到最喜爱之物,光芒疯狂涌入[阳]字之中,余辉洒在汴安家家户户,让人心情愉悦。

与此同时,易宁身形已然消散!

当他再出现时,已经来到一处山岳之上,这种山岳峰峦雄伟,气势磅礴。

大乾中岳——洛山!

随着他的出现,洛山上百姓跪拜高呼仙神,一个精神抖擞的壮硕男子出现在易宁身边,躬身行礼:“参见尊上!”

“从今起,中岳意义更加非同一般,关乎大乾兴旺,你可要用心。”

“尊上放心!人在山在!”

“好!”

易宁点头,而后如汴安那般,鲜血裹挟着七彩光芒涌出,他于洛山上书上[阴]字与玄奥符号。

阴字现实,亦是于半空旋转闪缩,整个洛山都因这个字的出现,变得暗淡。

但这种暗淡却让人心旷神怡,如同夏季躲在树荫之下,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