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信陵君、吕不韦与嫪毐(2 / 5)

“丞相,犬子无用,愧对丞相,愧对大秦!”

蒙骜见到吕不韦后直接请罪道。

蒙骜的这番举动吓了吕不韦一跳。

混过职场的都知道,有时候,请罪可比问罪还要可怕!

“是我害了公子啊!”

吕不韦连忙扶住蒙骜,眼中挤出了几滴眼泪:“我本想给公子一个立功的机会,谁想到虞人……”

“虞人的确奸诈,犬子技不如人也怨不得别人。”

蒙骜叹了口气。

战场上的事,的确怨不得别人。

蒙骜其实早已经复盘了好几遍巴东之战的战局,他发现,就算是他亲自指挥,在同等兵力下,也几乎不可能赢;而且只要水军有个万一,他也会像蒙武一样必败无疑。

蒙武唯一的赢面,要么是待在巴城坚守不出憋水军,要么是出来之后就不惜一切代价打到巫郡,争取在西陵城下与秦军会师。

但战争没有如果,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复盘一场战争,意义其实也并不大。

“我想上书大王、太后,以将军为主将,指挥郢都之战如何?将军从北境带来的援军也一并带去。”

吕不韦表态要给蒙骜一个复仇的机会。

蒙骜死了继承人这件事,无论如何,吕不韦都要给他一个交代的。

然而,蒙骜却摇了摇头。

“丞相,吾儿之仇,一定得报,然而却不是现在。郢都之战不论谁为主将,最终都只会打成消耗战,想要速胜几无可能。”

蒙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其大军在那里空置,不如趁机伐魏或者伐韩!我已看过魏国、齐国、虞国三家分楚的战报了,此时的魏国失去了十万魏武卒,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且齐国已经没有能力支援,赵国也需要消化燕地,虞国也鞭长莫及,韩国能够自保就很不容易,所以此时正是大好时机!

若是伐魏,可以先夺取卷城,从而大军深入到魏长城之内,如此一来,魏地讲再无险可守;然后我大军可以从容攻取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地。

此外,韩国虽然得到了大量楚国的土地,但小国寡民的韩国真的能够吃得下?韩国又哪有那么多军队有效防守呢?

如果不伐魏的话,我大秦也可以兵分两路伐韩,一路直指新郑,一路突袭楚方城,将楚方城一带的防御工事彻底纳入大秦范围,从而对韩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同时还可以开辟另一条进攻虞国的通道,也可以打着为楚国复国的名义进攻虞国。”

蒙骜这些天,显然已经对战局有了充足的考虑。

他当然想要复仇,但如果打一场必败之战并没有意义,反倒不如打打好打的魏国、韩国,而且打了魏国、韩国之后,一样能够打虞国。

虞国最大的弱点就是一字长蛇阵,这种阵势,只要一点突破、实力碾压即可,反正虞国的陆战垃圾。如果能够得到淮南之地,倒是在淮南、汉江中下游、巴蜀造船就好了,三处大军齐发,只要有一处成功了,大虞就完了!

“将军真乃国士也!”

听了蒙骜的话,吕不韦忍不住连声称赞。

蒙骜的这番谋划,虽然不能说全是在一心为国,但却完全可以当做是在一心为国。

于是,吕不韦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觉得郢都之战都快要成为第二个长平之战了,但随着雨季的到来,必然是虞军更占据优势,郢都之战不该拖下去了,所以我才想让将军出马。”

吕不韦也算是捧了蒙骜一把。

“丞相谬赞了,郢都之战我也无能为力,虞军拥有水军之利,我军无法断其粮道;虞人又极为擅长防守,利用那里的地形、水网步步为营,我军举步维艰;我军又无法度过大江绕后或者开辟其他战场,因而那边只能是硬碰硬的绞杀,就算是武安君重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汉水上游编练水军,日后先拿下竟陵,保住汉水水道,解除后顾之忧后,再做打算。”

蒙骜对郢都之战的战局也很无奈。

“那敢问将军,单从战略角度而言,攻打魏国好还是攻打韩国好?”

吕不韦再次询问。

“魏国现在最弱,且就算是魏王再次启用魏无忌,也不可能有五国之兵给他统帅了!”

蒙骜显然对之前败给魏无忌耿耿于怀,言下之意,只要一对一,魏无忌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好,我会尽量说服太后攻打魏国,到时候可以以南下伐虞的名义集结军队出其不意发动进攻,我可帮将军抽掉十万锐士!只要伐魏功成,那么郢都防线暂且退去也就无所谓了。”

吕不韦没有拆穿蒙骜的挽尊,反而对蒙骜给与了最大的支持。

吕不韦其实主要还是在打政治仗。

大秦需要一场说得过去的胜利,王翦的胜利终究只是一场小胜,就算是拿下巴城也只是收复了部分失地而已,对于新上任的秦王嬴政和相邦吕不韦而言,可都算不得什么功勋;想要功勋,还得从开疆拓土上下功夫。

事实上,吕不韦早就在做进攻魏国的准备。

进攻魏国最大的阻碍是什么?自然就是信陵君魏无忌了。

不过,身为大军统帅的信陵君和纵情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