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生而为人,死后成仙!(2 / 3)

另外。

还有一些好奇宝宝,趁这个机会不停的向杨辰追问一些问题,比如他是怎么得到这颗九孔珠的?

他又是怎么知道九孔珠的神奇之处?

那幅【人物御龙图】和九孔珠,或者说楚巫族,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投影会是彩色的?

为什么人物图案会随着视角而活动起来?

等等等等。

诸如此类。

而提问的人,不分楚浙,也不分大佬小白。

一个个刨根问底的样子。

有些问题,杨辰知道。

有些不知道。

有些能回答。

有些不能回答。

所以。

杨辰只有四个字:无可奉告!

于是。

楚浙古玩交流会,在楚南大胜的局面,圆满落幕。

午饭。

楚南庆功宴。

杨辰再一次成为了宴席上的焦点。

所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佩服的五体投地。

林老等一众老朋友就不必说了。

古玩协会副会长,楚南首富慕邦,亲自向杨辰敬酒,旁敲侧击,明里暗里表态,愿意以一个绝对让他满意的价格,买下那颗【九孔琉璃秘钛珠】。

杨辰自然是拒绝的。

这不是钱的问题。

席间。

林老把楚南省博物馆的馆长带了过来,介绍给杨辰认识。

而馆长此行的目的之一,自然是为了那幅【人物御龙图】了。

【人物御龙图】,是楚南省博物馆的镇馆宝物之一。

这副帛画,是华国考古界至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帛画。

以水墨着色。

以线条钩勒。

无论从画技、着色、还是布局方面来看,都已经达到杰出的水平,整体虽说线条简单,但十分流畅且舒展。

这幅帛画,为研究楚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相关资料。

也体现了楚国生而为人,死后成仙的浪漫追求。

“生而为人,死后成仙?”

听完馆长的解说,杨辰心中一动。

张文予送给他的那几张【酉阳异志】的残页上说过,战国时期那枚透光铜镜,古人便是用来寻仙问道的。

那么。

和九孔珠投影出来的【人物御龙图】,是不是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系统说,这是一副藏宝图。

如果只是普通的光源,所照射出来的藏宝图,是残缺不全,丢失信息的无用之图。

必须要用与之配套的透光铜镜,才能照出完整的藏宝图。

铜镜是为寻仙问道。

而九孔珠残缺的藏宝图,也在传递一个成仙的信号。

难道这张藏宝图里,所隐藏的秘密,连系统也无法判断的价值,莫非真的与修仙之类的有关?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系统也无法评估。

但是修仙?

子不语乱力怪神。

说实话。

杨辰觉得有点扯。

老子好好的都市系统文,难怪要转为修仙文吗?

只是。

如果没有系统这种颠覆三观的东西出现,杨辰自然也不会相信扯淡的修仙之谈。

不过现在。

他的信心在动摇。

毕竟。

连不讲道理的系统都有。

那自古以来,华国先人们追求的寻仙问道,就显得犹为合理了。

“杨先生,那颗【九孔琉璃珠】,能否借给我们博物馆研究一段时间,我保证,绝对不会有任何闪失,一定按时归还。”

馆长恳求道。

闻言。

杨辰摇了摇头。

拒绝了。

说他现在也在研究,不便外借。

见杨辰态度坚决。

馆长只能做罢。

不过却提出了另外一个请求,就是希望再亲眼见证一下九孔珠的神奇,亲眼看一看那一幅彩色的,会随着视角而动的投影:【人物御龙图】。

对此。

杨辰仍然是婉拒了。

表示当时现场很多人都拍了视频。

馆长研究视频即可。

这让馆长大为失望,不由得向林老投去求助的眼神。

林老却是摇了摇头,表示爱莫能助。

毕竟。

杨辰今天已经帮了一个大忙,替楚南省争回了脸面,现在再强人所难,就颇有点道德绑架的嫌疑了。

见状。

馆长也不再强求了。

只是眼神当中,有一丝诡异,一闪即逝。

……

吃完午饭。

杨辰小小的休息了一下。

接下来。

便是下午的重头戏,也是万众期待,比楚浙古玩交流会,更具话题和挑战性的比赛:杨柳之争!

这场楚南省最牛逼的古玩鉴赏天才,对阵浙省最神秘的世家少女。

从公布的那一天起,就赚足了眼球。

一位,是楚南新晋的捡漏王,鉴赏功夫可以用神乎其技四个字来形容,无数大佬亲眼见证过他的种种传奇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