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不同人的相似点菜(2 / 3)

楼,正明竟然在菜单上加入了其他地方的菜,恐怕还是有些不妥的。”

几位同来的副会长和理事,也都赞同李志峰的话。

“是啊,这种外地的菜出现在菜单上,不是把汇泉楼原本坚守的东西放弃了?”

“小冯还是太年轻了,不该在菜单上加入这些外地菜。”

“汇泉楼当初可是和聚丰德、聚宾园、泰丰楼、燕喜楼齐名的鲁菜酒楼,现在新菜单上还有其他地方的菜,真的是有些丢脸。”

听到几位烹饪协会人的话,崔老师傅说:“我倒是觉得,正明这样没有什么不妥,无论是鲁菜,还是川菜、粤菜和其他地方的菜,还不都是我们国内的菜?

在介绍的时候可以区分不同的菜系,可是在一家酒楼的菜单上,为什么不能出现各个不同地方的菜?

难道说我在泉城除了鲁菜,我不能吃其他地方的菜吗?

还是说我们鲁省的人,不能品尝一下其他地区不同的口味呢?”

崔老师傅的几句问话,把在场烹饪协会的几人问的有些哑口无言了。

或许其他的老师傅开口,几位烹饪协会的人还会开口争辩。

但崔老师傅说了,几位烹饪协会的人自然只能闭嘴。

崔老师傅对冯正明菜单上的大部分菜,还都算是比较满意。

“正明这份菜单,算是囊括了不少经典的菜肴,而且很好把各种食材最好的做法用上,这才是一个好厨师该有的做法,不能单纯只是局限在某一菜系上,要能够融汇不同菜系所长,如此一家酒楼才能够做的长久。”

这番话是对冯正明的认可,崔老师傅同时也算是对在场烹饪协会几位说。

同样,聚丰德、聚宾园、泰丰楼的老师傅们也一起受教。

客人们的点单陆续结束,一张一张的单子被送到后厨。

冯正明拿到点单,先是把单子都给排列好,仔细看了一遍每一份的单子。

算是统计了一些单子上一些重复菜的数量,首先就看出几乎每张单子上都有山药泥、九转大肠和葱烧海参。

冯正明立刻喊道:“先准备冷盘,双拼山药泥,白卤肘子,琥珀猪蹄……快,快,准备出来。”

这么一喊过后,后厨里马上有专门负责冷盘的厨师开始忙碌起来。

今天负责冷盘的厨师是夏蕙,她也是非常细心,把每一道冷盘都切的规整,在盘子里按照冯正明之前设计摆好。

出来一盘一盘的冷盘,几乎是差不多能做到和菜单上照片一样。

冯正明扫了一眼,对夏蕙的这些冷盘算是比较满意,让她直接让传菜生走菜了。

同时,冯正明又把一些烧菜交给顾志成带着人去做。

他自己则是先开始准备九转大肠和葱烧海参。

这其中最麻烦的是九转大肠,虽然大肠头是提前已经炖煮过,但最后的调味烧、还都是需要一些时间,冯正明也是直接在锅里一次几份一起做。

葱烧海参相对还容易处理,因为海参是提前炖煮入味好的,需要做的是把大葱段炸出来。

炸出来的大葱段,还需要送进蒸制一下,要把葱味蒸出来,同时可以让大葱更加的软烂。

蒸好的大葱段和葱油拿出来,再和海参一起在锅里进行烩制。

因为要保证上菜的完整,海参虽然是片开了,但是依旧是要保证摆盘时的完整。

这样摆盘后,上桌也会更加的漂亮,同时又可以方便顾客吃。

冯正明自己做菜的同时,也指挥调度后厨其他人。

一些小炒要要先走菜,还有需要调整上菜的顺序,保证菜不会一下子扎堆上,同时上菜的浓淡也要交替上。

虽然亲朋好友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而且几乎是同时点了菜。

不过好在冯正明对一些菜会被点提前有预料,所以他后厨里提前准备了不少东西。

因此,做菜方面不会显得非常慌张,能够很稳妥保证做菜进度。

当然冯正明也很清楚,今天几位老师傅和烹饪协会的几个人,他们来还是要挑一些毛病。

尤其是烹饪协会的他们,肯定是要针对一些经典鲁菜,考验厨师能力的菜,要找一找冯正明他们的毛病。

对此,冯正明倒是不着急,他也有自己的安排。

为什么汇泉楼开业之前,冯正明一直让厨师们都在干饭铺和大排档跟着自己和三师兄杨斌?

这就是为了磨练后厨里每个厨师应变。

要说勺功,大家其实都已经不算差。

但后厨里总会有不少的问题层出不穷。

所以这是很考验厨师的应变。

而且冯正明作为主厨,不可能每道菜都自己亲自去完成。

需要其他厨师主动跟自己去配合。

经过干饭铺和大排档的配合训练,现在青年厨师们跟冯正明配合算是比较默契。

把几道大菜基本上都准备好,接下来就是需要冯正明他们展现厨艺的菜。

比如油爆双脆、爆炒腰花、芫爆蛰头。

这一道道菜,都是考验刀功和勺功的。

而且点这几道菜的老师傅们和烹饪协会的几位,就是想要检验一番汇泉楼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