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高调的宣传攻势(求月票)(2 / 3)

我们烹饪协会也没想到,汇泉楼还没重新开业,他们一众青年厨师已经先出了这么大风头。”

陈志衡说:“这不能算是出风头,他们在报纸和电视上的宣传,也没有任何不实之处,都是在认真介绍他们自己,同时也在介绍汇泉楼历史,这难道不是一种对鲁菜的宣传吗?”

李志峰听陈志衡这样说,他还是忍不住说了几句自己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一群年轻厨师,不说老师傅们都还在,我们这一代的几位大师傅恐怕才更有资格代表鲁菜的传承人。”

这番话,不光表明李志峰心里的一些意见,也代表了中年一代大师傅们的普遍意见。

之前李志峰还比较欣赏冯正明,原因是冯正明手艺好,而且始终保持着一份谦恭。

但是这一次,冯正明在承包汇泉楼的事情上如此高调。

让很多大师傅们意见很大。

对冯正明有了意见,让大师傅们聚在一起,向李志峰和烹饪协会进行抱怨。

收到大师傅们对冯正明的意见,李志峰同样作为中年人,倒是很容易共情大师傅们,自然也就对冯正明的高调不满。

所以今天来参加省里这个讨论会,李志峰是早就准备要趁机敲打一下冯正明。

陶景文听到李志峰的话,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以前李志峰对冯正明一直很欣赏,甚至还破格让冯正明成为市烹饪协会理事,又让他成功加入到省烹饪协会。

怎么今天像是带着对冯正明某种怨念来?

这是要趁机给冯正明上点眼药?

陶景文马上说:“李会长,似乎冯正明他们也没有说自己能代表鲁菜,而且他们作为青年厨师,确实是鲁菜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宣扬鲁菜,这难道不也是你们烹饪协会所希望看到的吗?”

李志峰跟着说:“他们如此高调,汇泉楼还没有开业,他们一群年轻人到底能不能在酒楼里把传统鲁菜做好,现在还要打一个问号,这种时候他们这样高调,如果之后汇泉楼开业,不能把菜做好,岂不是反倒丢了我们鲁菜的脸面。”

陈志衡再次开口:“李会长,冯正明的手艺你应该很清楚,跟他一起接手汇泉楼的青年厨师,也都是经过了青年大会餐饮工作的检验,他们应该不存在做不好菜的问题吧。”

李志峰也意识到自己的说法多少有些牵强了。

冯正明他们的手艺能力都摆在那,连青年大会的餐饮工作都能接下做好。

开酒楼对他们来说肯定不能算是什么难事。

李志峰还是坚持自己观点:“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觉得他们过于高调,汇泉楼开业前搞这么多的宣传,实在是没有必要。”

陈志衡说:“之前青年大会上,我们国内青年和国外青年相比,更多是欠缺了一些展现和表达自己的勇气,所以这次冯正明的高调,我认为也算是给国内青年做了一个榜样,既然有那么能力,就应该勇于展示自己。”

这番话获得会议上不少人的认同。

最后省里做出决定,继续给予冯正明他们一定支持。

当然为了平衡泉城其他家酒楼和烹饪协会意见。

没有很直接给冯正明他们支持,只是让报纸和电视台可以继续帮他宣传。

常宗福对冯正明这份高调,心里也是惊讶之余感到高兴。

因为他从现在冯正明身上看到了,国内其他青年所没有的特质。

有胆魄又非常心细,有真本事又勇于展示自己的能力。

这些让常宗福觉得果然选择和冯正明合作是对的。

冯正明忙着汇泉楼翻新和各种宣传,也没有时间去驾校上课,好在他已经算是熟练掌握驾驶,再加上还有驾校教练私下里的教学,倒是对考试还算有把握。

而他高调宣传,自然也被驾校的同学知晓。

任曼玲和陶梦冉一起在驾校上课,拿起驾校里的报纸翻了翻,看到报纸上有关冯正明报道,又是递给陶梦冉看。

“你看看,又是他,这个冯正明好像自从当过青年大会主厨,真是名气越来越大,他承包汇泉楼这个事情,竟然也会被报纸和电视台连续报道。”

陶梦冉看了一眼报纸说:“这不是很正常?他现在算是青年楷模。”

任曼玲有些惊讶:“他,他这就算是青年楷模了?”

陶梦冉点点头,接着给任曼玲罗列一下冯正明的成绩。

“你看,他孤儿出生,在燕喜楼里从杂工一步一步学厨,被颜老师傅收为最后一位徒弟,燕喜楼倒闭后,他又凭自己的手艺,在街头卖盒饭,更是把传统的把子肉做出那么高名气。

接着凭借自己的手艺,先是正面赢了来自聚宾园的挑战,和聚宾园大师傅在厨艺上平分秋色。

又在首届全省青年厨师烹饪交流大赛上,力压全省青年厨师中的优秀厨师,成为了全省青年厨师状元。

在青年大会上成为负责餐饮工作的主厨,还荣获国际青年联合会的嘉奖。”

听着陶梦冉如数家珍般的报菜名。

把任曼玲都给说得慢慢张大嘴巴。

陶梦冉说完冯正明成就后,看着目瞪口呆的好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