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宗弟(2 / 3)

犁汉 痴人陈 2116 字 1个月前

约不安,是不是自家二兄就不打算给宗族子弟封爵了。

诸葛玄摇了摇头,为张绍解释:

“少君,就如你刚刚骂那降将是狗,那可敢问这人是不是降的我们?降了是不是让我们减少了伤亡?这类人多了是不是对我军有好处?”

张绍带着一队骑兵满脸嫌弃的看着那出城投降的芮祉一行。

“藏锋、隐志、省身、戒欲、求实、慎言、节情、向善。”

之后,宗族子弟们封赏的事就一直拖下去了。

一开始张绍也被其人的表象所迷惑,以为他是如军中典君之流的猛将,但随后和此人深谈后,却知这人不可貌相,其在黄老之术的研究颇为高深,可能也就稍逊自己的老师陶黯。

所以,张绍以师事诸葛玄,常备于左右以咨时事。

“什么麻烦,军中就是这样,直来直去。有啥就说啥,不用藏着掖着。”

于是,诸葛玄对张绍道:

诸葛玄却敛声说了这样一句话:

但他转念又想,这不可能的?所谓分封不就是亲亲之封吗?要屏保宗室,不厚爵宗族子弟,如何可能?

此刻,张绍被诸葛玄道破心思,脸色一下子就有点难看。

这个时候,他看到昔日的同学陈诚走了过来,忙借机转过头,对陈诚喊道:

“元礼,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

陈诚哈哈大笑,一把就捶在了张绍的胸口上,然后抱怨道:

“还不是你那好二兄,让咱随着我那族兄一起来打这破金墉,还看到那么一出腌臜事,心情不美丽啊。”

陈诚话是这么说,但却有意无意的在张绍面前露出他腰带上的金牌。

军中制,每战获将首者,赏金牌。

张绍当没看见,和陈诚又聊了几句,然后对他道:

“后面你可以到我军帐,咱们叙叙旧。现在我还要去找徐将军传递军令,就不和你多叙了。”

那陈诚看了看身型雄壮的诸葛玄,然后对张绍摆了摆手,意思了解了。

随后,张绍就带着自己的扈骑去寻徐晃了。

路上,诸葛玄靠了过来,对张绍悄声道:

“刚刚那个陈元礼既然和少君是同学,那正好多走动走动。他那族兄在军中也是宿将,是个厉害人物。”

张绍没吱声,轻轻一夹马腹就向着前方的营地奔了过去。

看着年轻气盛的张绍,诸葛玄摇了摇头,苦笑道:

“少君啊,你日后就懂得某家的用心了。”

感叹片刻,诸葛玄也追了上去。

……

在徐晃军中传了军令后,张绍谢绝了徐晃置办的私宴,当即赶回北邙山大营。

当张绍回来的时候,北邙山大营一片忙碌,到处都有人清理着营地,拔出帐篷,显然是要迁营了。

于是,张绍赶紧奔到棘门,他的扈兵和诸葛玄都自觉地留在了棘门外,然后张绍一个人奔进了大帐。

翻开帘帐,他就见到自家二兄正给于禁、张旦几个大帅说着话,他不敢打扰,走到了帐篷一边,和蔡确、郭祖他们坐在一起。

郭祖看了一眼张绍,悄声道:

“去徐将军那边如何?”

张绍亲近笑道:

“我小张办事哪有不牢靠的道理?已经和徐将军说了,他们部稍后就退到后面休整。”

张绍和蔡确、郭祖他们是非常亲近的,他从小就长在军中,二兄的这些亲将就是看着他长大的。

这会,于禁和张旦听完了张冲的命令,齐齐称诺,就准备退下。

张旦看了一眼坐下的张绍,笑了一下,然后就走了。而于禁则非常恭敬的对张绍点了点头,然后才步张旦之后,出帐。

见自家兄长忙完了事,张绍急忙问道:

“王兄,这是要决战了吗?”

张冲笑着看风尘仆仆的张绍,一边感叹他的用事,一边解释道:

“没错,现在金墉城拿下后,敌军在城内的动向就全部暴露在我军眼下,所以要趁早打下京都,我军顿兵城下不过才十日,周边的各势力就已经蠢蠢欲动了。前面刚传来,那袁绍刚与我军在广成关外碰了一下。”

张绍一听,随即骂道:

“那袁绍也是自寻死路,我们没去打他,他倒是自己凑上来。打!非把他的屎打出来。”

张冲看着“粗豪”的三弟,哈哈大笑,然后摇头:

“小摩擦而已,已经打完了,前头说抓到了一个袁军的重要人物,但辨别不了身份,正往这边送呢。”

张绍点了点头,随后嬉皮笑脸起来:

“王兄,这一次给我一个差事,这打京都城可不能少了我。”

张冲沉思了一下,还真的就给张绍想了个活:

“你正好替我去迎太谷关过来的人,将那袁军重要人物提到军中,咱们得确定一下袁绍到底敢不敢打这一战。要是真敢上了,这一次我连带他一并办了。”

张绍苦笑,最后还是领命了。

这个时候,张绍稍微看了一下左右,欲言又止,张冲看到后,皱着眉:

“哪学得坏毛病,有事直接说。”

张绍被训斥后,忙道:

“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