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惊鸿(2 / 3)

犁汉 痴人陈 2088 字 1个月前

岸的河阳城进发。

从南岸走到北岸不远,大概四里地的样子,两人无带步,只能走。

朱符年纪轻走的无所谓,陆康到底年纪大了,没走一会就开始累了。

这时候,一双粗壮的手抓住陆康,然后就将他背到了背上,却是朱符心疼老人家,直接将他背到了背上。

陆康心里温暖,他知道这小子就是这样,心肠不坏,就是行事太欠考虑了。

而这乱世,越是心肠好的,命运就越惨,所以陆康忍不住教他:

“小子,你知道你父帅为何要你来这河阳城吗?”

朱符背着个陆康,步履一点不乱,显示了扎实的下盘功夫,此刻听陆公谈及这个,朱符想了一会,回道:

“小子之前在汝南的时候遇到过泰山军,那时候咱们在汝水东岸,泰山军与皇甫大帅在西岸,也是那一战,咱才知道泰山军有多厉害。想那皇甫大帅是何等人?那是我父帅都要尊崇的,但就这样还险些死在了张贼之手。”

陆康对于这一段故事倒是知道不多,黄巾起义的时候他被褫夺官职赋闲在家乡吴郡,所以这会也认真听朱符说着过去。

朱符感叹道:

“那一战我们是在东岸围攻马元义和波才的联军,其实也是打得艰难,要是那一次泰山军打的是我们,我们父子可能就死在那一战了。所以,对于泰山军的战力我非常了解,我并不觉得何荣那样的货色能守住河阳城。”

陆康颔首,他遂直言:

“是的,现在围在河阳之外的还只是泰山军一路,据说此时整个河内已经望风而降了。那张贼的大军就是走得再慢,再有三两日也能到河阳城外,到时候彼辈陈兵十万于北岸,那河阳就是再坚固也守不住的。”

这下子朱符不淡定了,他骂了句:

“那父帅还让咱来这河阳城?这不是推儿子入火堆吗?”

陆康敲了一下朱符的脑袋,骂道:

“休要胡说,你呀,以后就懂了。现在先去面那何荣,我还有事与他说呢。”

朱符无言,只能加快脚步。

年轻人就是脚程快,一刻多一点,他们就来到了河阳城。

别看朱符有多看不上何荣,当何荣亲自出关迎接他们二人的时候,朱符还是笑得和什么似的。

说到底朱符还是年轻人,把场面看得最重要。

何荣昨日刚小胜了一把,心里也高兴,所以接待朱符和陆康的时候也很热情。

其实何荣自己也清楚,虽然他们何家还有何太后在上面撑着,但随着何进覆军之后迟迟不得现身,何氏的局面已经越发危险了。

这个时候,有关东另外一位实力派大帅的支持,对于他们何氏度过这个难关至关重要。

而且何荣也觉得这一次对他来说也是个机会。

如果他能将泰山军阻挡于河阳关外,到时候凭借这个战功,他去顶替何进做那个大将军也不是没机会。

毕竟做大将军需要的只是姓何,又不非得是何进,你说是这个道理不?

甚至,何荣也曾幽暗的想过,自家族兄迟迟不来找自己,是不是也担心这一点。

何荣将二人迎入河阳城后,不仅置办了一场规格不低的席面,还找来了一群舞姬。

于是,河阳城外是金戈铁马,城内是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真真是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而这个何荣做事也的确有一套,他不仅在河阳这边招待朱符他们,被朱符留在河阴的五百越骑也各自有酒有肉,可以说雨露均沾了。

事情弄得漂亮,何荣待人手段也高明,反正小年轻的朱符是被弄得五迷三道的,这会微醺起来,更是一个劲拍着胸脯:

“有我朱符在,必教泰山贼不敢入咱这河阳城。“

对于这句话,何荣只是笑笑不说话。

他看重的是朱符这个人,有他在自己这里,其实就是朱儁对自己的支持和站台。

何荣岂能不懂得这一点?

于是,何荣给朱符又敬了一杯,然后神神秘秘的说了一句:

“朱君,我与你一见如故,今日我给你看看一盖世珍宝。”

说完,何荣就让家老去准备了。

那家老欲言又止,最后叹了一口气,无奈下去了。

……

家老是何进父辈那代人,一直为何氏服务,此刻他忧心忡忡的走向军府的隔壁去准备何荣说的那个稀世珍宝。

家老弄不明白,何氏上一代还是家风刚硬朴健,虽然家族里也没什么了不得的人才,但做事就让人感觉踏实。

但仅仅只是一代人,家老就眼看着何氏的家风堕落下去。家主何进还好,还比较老派,但如何荣这些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各个都沾染些歪门邪道的东西。

家老有时候真被搞糊涂了,怎么子弟们都有文化了,但这却还不如父辈们呢?

想到这里,他也心疼那个叫杨丰的少年,也是苦命人啊!

走到院里,家老一眼就看到那个美若雕玉的少年,内心也感叹:

“雌雄难辨,真是奇事。”

他来的时候,杨丰正坐在水井边磨刀,身边还站着几个军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