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射宴(2 / 3)

犁汉 痴人陈 2053 字 1个月前

己选要不要再射。

所以下面的教射就问那武备吏还要不要再射。

感受到现象的气氛,此人点头,决定再射一轮。

于是,第三轮,一百五十步射开始。

可惜,幸运没有光顾他。

随着箭剁边的武吏高呼:

“脱靶,箭坠。”

然后金鼓声也没了。

那武备吏满脸涨红,羞愧的低下了头。

之后,他将箭袋和硬弓都交给了教射,然后低着头上前,准备领取他的绶带和绶刀。

这个过程中,他没敢抬过一次头,显然是羞愧的慌。

看着这个单膝着地的年轻武士,张冲温言问道:

“你叫何名?”

“回渠帅,末将叫韩忠。”

“嗯,听口音是幽州的?”

“渠帅明毫,末将的确来自幽州,是辽东人。”

张冲见这人紧张,宽慰道:

“这箭射的不错,没丢你们幽州人的脸。就是这气力还要再练练,后面回军队,多吃肉。吃肉才长气力。我等着你哪天能射中一百五十步呢。”

这个叫韩忠的泪都要流出来了,他知道了渠帅的爱护之心,对着张冲重重顿地,哽咽道:

“渠帅放心,末将定将这射艺练好,不丢咱们武备学堂的脸面。”

张冲哈哈大笑,又宽慰了几句,亲自给他配发代表毕业的刀绶,然后就让人带他下去落座。

说到底,无论这射得到底如何,今天终究是他们的毕业宴呀。

韩忠这边下去,台上的丁盛就歪着头和边上的典韦说怪话了。

只见丁盛也着头看那韩忠下去,讥笑道:

“这人也是个没数的,自己啥斤量不知道啊,还要射第三轮,不知所谓。”

当丁盛说没数的时候,典韦就看了他一眼,等丁盛说完,他才道:

“我看蛮好的,我蛮喜欢渠帅一句话的,要是一个人连拔剑的心都没有,就是再有武艺也是枉然。这韩忠能在渠帅面前射第三轮,这求胜心就很不错。正如渠帅说的,这人后面再吃吃肉,再多练练,未尝不是个好汉。”

丁盛万没想到典韦还能说这一番话,又看了一眼边上的李大目,惊疑道:

“不是吧,你们左军校尉不也就在濮阳整修了几个月嘛,怎么一个个变得这么能说会道?”

边上的李大目撇了眼丁盛,澹澹道:

“所以啊,多读书。之前渠帅给咱关校尉寄了一箱书,都是最新拓印的经典,专门让人捎去濮阳的。”

“咱们校尉练兵之余,每日都召集我们听夫子讲经,和你一样,整天闹着玩呢?咱老李也是一文化人了。所以,大器,这书还是要读的。”

丁盛羞恼,唾了句:

“读书?读个屁!我大器天授其才,不读书也比你们会动脑!动脑,懂不懂?”

说着,他指着李大目和典韦夸张的肌肉,又指着自己的脑子,如是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你俩这浑身肌肉的,和我丁大器比脑?你们也配?什么档次的。

丁盛、典韦、李大目三人在那打趣,张冲自然是听到的,他也习惯了丁盛这不着调的。

实际上,如果有心人看台上的泰山军将吏们,就能看出一二不对劲。

因为上面的不仅是驻扎在邺城的中护军、后军校尉部,就是东征军、西征军的将校也在场,甚至本驻扎在濮阳一带的左军校尉部也出现在了这里。

可见,蛰伏一个冬日的泰山军,显然将有一场大行动。就是不知道,谁是那个猎物了。

下面,射箭仍在继续。一名名武备吏依次入场,皆展示自己的武艺。

有些人选择了三轮打满,有些选择放弃了第三轮。里面也有个有勇力的,连一百五十步的靶子都能射中,赢得了满声喝彩。

下面已经喊着此人的姓名:

“韩当!”

“韩当!”

……

很显然,此人在武备学堂的后辈中威望不小,这会有不少人喊着他。

但听到这个名字,在台下的一圈将吏中,就有人不高兴了。

只见严纲黑着脸冷哼了声,然后就被张祯劝住:

“老严,差不多得了。当时各为其主,这韩当也是个好汉子。”

张祯对韩当没多少恶感,反而因为他是张冲族人兼老弟兄,巴不得军中勐将越来越多呢。

张祯到底阀阅老,有他说这话,严纲才不多说什么,但对于孙坚一系的降将,他肯定是不会有好脸色的。

那边韩当以两箭中靶心,一箭中靶偏两寸的傲人成绩来到了张冲台下。

张冲看着这燕赵汉子,眼中既没有历史豪杰的魅力,也没有对降将的鄙夷,就是平常对待。

他对下面的韩当笑道:

“是个好汉子,不错,想好后面去哪了吗?”

韩当一激动,抬着头,毫不犹豫道:

“末将想入横撞队。”

“哦,为了什么?在哪不是一样为泰山军做事呢?”

韩当没想到张冲还有这么一问,稍想了下,就道:

“渠帅,末将在武备学堂曾听一句话,那就是不想当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