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秩序(2 / 3)

犁汉 痴人陈 2162 字 1个月前

这场战争将会非常持久,它可能是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可能我们这一代死绝了,下一代还要继续战斗。

但是我坚信,胜利终究属于我们。因为,谁也阻挡不了四千万穷苦过上好日子的决心,你们的力量将会改天换地。”

说了这么多,张旦其实已经口干舌燥,但此时的他全然不知,他越喊声音越嘶哑,但气势却越来越盛,他指着外面的那些汉骑:

“弟兄们,你们可以向那些外围的汉骑投降,你们的桨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上。如果你们想向汉兵投降没有人会拦你们。只要你们还愿意过那种牛马的日子,让你们的子子孙孙都重复在这悲惨的世界,你们就可以去。

但如果你们有一丝不想,有一丝不甘,也想看看那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的日子,我恳请你们留下,与我继续战斗。我会告诉各位,如果此战我们终究会输的话,我定不会死在你们后面。

我再和各位说一点,在两日前我就已经飞书向渠帅要了援兵,我们留在这泽中三日,如果援兵来,你们就和我一起杀出去,痛歼那些汉兵。而如果三日后依然没有援兵,我还会带你们杀出去,到时候我们就是死也要让这些汉兵看看,咱们泰山军有没有跪着的。”

将这些话说完,张旦已经再没有话说了,他只看着这些部下,看他们的选择。

时间一点点过去,依然是没有人说话,就在张旦心揪的时候,突然从军卒中传来一声歌谣:

“起刀兵,换太平,直叫天下复清明!”

“耕有田,居有屋,只把安康遗万民!”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哼唱,一时间荥泽飘荡着这首壮阔的歌谣。

张旦听了这歌声,再也没忍住的哭了出来,他双手掩面,哭道:

“谢谢你们信我,信泰山军,信渠帅,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

荥泽飘荡的歌声飘了很远,一直飘到了泽外的汉军阵内。

有一人矗在泽边,听着这歌声久久不平,此人正是刘备刘玄德。

按理说他怎么也不会在这里的,之前副帅宗员不是给了他去救郑浑的任务吗?

但谁也没料到,刘备在营内整备好兵马正要出发,那郑浑一副樵夫打扮的出现在了汉军大营前。之后刘备的任务就被取消了,还亏他之前想了那么多。

后来刘备打听到这郑浑是如何出现在这的了。原来此人在泰山军还未合围的时候,就掳了一个樵夫,换上了樵夫的衣服,趁着夜色弃军而逃。

虽然不耻郑浑的行径,但一想到自己要是南下去救他,估计也只能带他一人。到时候不还是弃军而走吗?这样一想,刘备倒也释然了。

之后宗员带大军南下攻击泰山军偏师,刘备带着自己的幽州游侠们也跟着了。南下过程中,打那所谓的泰山军还是和之前一样,摧枯拉朽。

还道那泰山军多么善战,听说打的汉庭损兵折将,连老帅皇甫嵩都伤在了他们手里。但今日一接战不过尔尔,看来到底是他们幽州突骑太过强了。

但就在刚刚,那泽中传来的歌声,让刘备恍惚了,他在想是谁写下了这一首歌?此人是看到民间何样的饥苦?他唱的这些,他都能完成吗?

刘备想到他们南下曾在道边看的那些弃尸、路倒以及一些被吃的剩下骨头的残骸,这些他在家乡就看过不少,但看再多他也依旧揪心。

以前在家乡,他还以自己家乡处在边地,生活本就艰难,他们幽州的税赋从来就没养得起自己过,每年南边的冀州都要转移两亿钱税赋给幽州,才能维持这一班子郡县吏。

但现在呢,他们都已经来到了荥阳,已经是京畿地区,按理说已经是天下最富饶所在了吧。但是呢?凡他所见,这一路竟然和他在幽州分毫不差,都是那样的绝望。

这时候张飞走了过来,他给刘备递了张胡饼。

闻着这喷香的胡饼,刘备问了句张飞:

“弟,你觉得这大汉还有救吗?”

张飞一口就是半张饼,听自己兄长问这话,知道兄长又是犯癔症了,他随意道:

“怕是不能?”

“哦,是为何?”

张飞腮帮子狂嚼,咽下去道:

“兄长,你看这汉室哪还有兵呀。现在能打的,不是我们这些幽州人,就是凉州人。但你看朝廷怎么对我们这些边地武人的?凉州人且不说他,便是穷死饿死也与我张飞无关。

但你说我们幽州人。你师兄在边地杀成那样,照样被人弹劾,说什么擅开边衅,不利于胡汉团结。但一旦胡人入侵了,朝廷追起责来又第一个砍我们脑袋。说到底,汉庭就将咱们视为夜壶。有急的时候就用一下,一旦没事了,就把咱们摁在那,生怕咱们这身汗腥味一不小心就熏到他们。

汉庭这般对待我们武人,如何能长久?再加上,汉庭依赖的核心武力在这次平叛中实力大损,兄长,你且看吧。后面不是咱们幽州人出乱子,就是他们凉州人出乱子。如今太阿到持,那些满朝公卿们还在做昔日那春秋大梦,你说有趣不。”

刘备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这飞弟是个内秀的,别看长得粗豪,却见识不凡。如今一提,果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