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主的想法和江南大差不差,所以下手更凶了。

程皓头一次遭这么重的打,加上平日里被爷爷奶奶护着,不怎么怕原主这个亲妈,疼了急了,就不管不顾往原主身上撞。

这一撞,把他已经发育成型的亲妹妹撞掉了。

而整件事情的导火索,仅仅只是一个小女孩的意气之争,原主何其冤枉,那个没能活下来的孩子又何其可怜。

更炸裂的还在后头。

如果江南不来,依原主的性格,也按照剧情发展,原主会在婆婆的各种明示与暗示下,心疼丈夫独自背负一家子生计,月子不满就销假上班,继续任劳任怨养活着程家这一大家子。

而女主,转手卖掉工作,将一双儿女留给父母兄嫂照顾,独自带着录取通知书,带着卖工作的钱、这两年多的工资、亡夫的积蓄、抚恤金,奔向美好的大学生活:恋爱、学习、交友、遇贵人......

大学毕业后,开启她玛丽苏“自强”大女主的煌煌商业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原主继续着她冤种的一生:

向女主索要龙凤胎的抚养费,被婆婆和龙凤胎四处宣扬她这个舅妈刻薄小气、薄待孩子,邻里同事因此对她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实际上,她没从女主手里讨到半分钱,却仍旧将龙凤胎健健康康、体体面面养到小学毕业,直至女主感情、事业双双稳定才送走;

改革开放的风口,她瞧准商机,准备停薪留职做生意,恰好女主也要创业,需要本金,向家里借钱,她不愿意借,大闹一场,却拦不住丈夫和公婆私下将家里的存款全给了女主,只好无奈放弃;

几年后,丈夫单位集资建房,她正高兴计划着给家里换个宽敞明亮的楼房,女主又一次上门,说要扩大生产,需要资金,丈夫和公婆再一次不顾她的意愿,将钱借走。

明明辛苦攒下的血汗钱几次三番都借给了女主,她还是成了所有人口中吝啬、目光短浅的极品大嫂;

下岗后,她不愿在家作家庭妇女,打算到附近学校门口做点小生意,却被青春期的儿子嫌弃丢人,好容易等儿子上大学了,她准备大展身手,丈夫又升官了,劝她一个局.长太太摆摊儿影响不好……

就这样,原主宛如一个不幸落入沼泽的人,明明在奋力向上自救,却被所谓爱人、家人一点点拖入深渊。

她的事业心、上进心、斗志被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消磨殆尽,终成了一个庸碌麻木的中年妇女,被亲儿子埋怨同样身为女人,却没有姑姑会赚钱,被公婆暗地里嫌弃配不上丈夫;

曾经美好甜蜜的婚姻也只剩无尽的争吵和冷战,所有人都劝她离婚,儿子说离婚后会赡养她,他永远是她的退路,他不希望她把余生耗在丈夫身上,也不忍心再看父母互相折磨……

她信了,可离婚后,她才发现儿子不过是想换一个优雅体面、拿得出手的母亲罢了;

而她的丈夫,早年上大学时曾有一位红颜知己,虽然没有迈出那一步,但放在心上记了大半辈子,终于在小姑子的撮合和全家人的祝福下,喜结连理。

最后,她被为之牺牲了一辈子的爱人、儿子伤透了心,在丈夫再婚那天远走他乡,孤独病死在出租屋内。

这才结束了冤种的一生。

“呕——”江南回忆着剧情,忍不住想吐。

以前追剧的时候,只觉狗血下饭,现在剧本变成她的现实生活,电视剧里那些令人脑冲血的情节成了她的真实记忆,真是让人恶心的不行。

还好换了她!

江南忍不住再次感慨,即使来了半个月仍旧接受不能,但她还是替原主庆幸。

原主也应该在她的记忆里发现这部剧了吧,江南猜测。

虽然演员长相跟真人并不相符,但里头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人际关系都能跟现实一一对应,程家发生的大小事儿固然没办法事无巨细在电视剧里反映,跟女主有关的重要事件却一件不少,原主肯定能确认的。

知道了那些恶心的后续剧情,看清精神出轨丈夫和叉烧儿子的真实面目,应该能彻底挣脱所谓爱情、亲情的枷锁,无所顾忌地奋斗了吧?

江南一边想,一边默默计算着她名下的资产,不管原主打算创业,还是努力提升自己继续她的事业,都足够保障她的后半生了。

而她,也该调整心态,尽快适应这个时代,开启她的退休计划了。

江南仔细想想,这真是一个适合养老的时代:上大学有补贴,大学毕业包分配工作,工作单位有宿舍、还有可能福利分房......可以说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基本包圆了。

即使处在经济腾飞的风口,生活、工作节奏也相对较慢,压力什么的,对于资深社畜来说,更是约等于没有。

江南忍不住摸摸自己年轻了十岁的脸蛋儿,这么看,她和原主的这场交换算得上——各得其所?

她越想越是,瞬间燃起斗志,俯身打开床头柜抽屉,拿了一本便宜儿子的田字本和半截铅笔,唰唰唰做起计划。

不知不觉中,堂屋里碗筷碰撞的声音渐渐熄了,响起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江南,听得一声敲门,一声“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