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慈君(2 / 3)

了口气。

但为了不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在小孩子过家家瞎胡闹,当天晚上,他还是认真写了写拍摄脚本。

屋头的灯是很古老的铁皮吊灯,光线昏黄,偶尔还会闪烁几下,忽明忽暗的,配合山间传来的风声和虫鸣,还有些恐怖片的氛围感。

游略在京城大学读久了,回老家的头几天都会有些不习惯。

于是更没法想象,谢慈君一个在城市里头长大的知识分子,在刚被拐来上坎村的那段日子,是怎么咬牙支撑下来的。

要知道二十几年前的条件,绝对比现在更糟。糟好几倍。

他写着写着,在写到“落日沉入群山”和“母亲眺望夕阳,将院门缓缓关上”的分镜时,突然有些踌躇。

上坎村对游略来说,是家乡,是自卑,是一处想要摆脱的贫困原生地,也是灵魂最原始的依靠。

是感到嫌弃,却又忍不住亲近。

那对于母亲来说,这个地方意味着什么呢?

她每天看着日出日落,心里会想些什么?

以及他这个儿子,对于母亲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是亲缘血脉,还是一道屈辱的枷锁?

这一刻,他竟忽然有些犹豫:自己拍摄谢慈君在上坎村的山居生活,真的是个正确的决定吗?

……

.

“你用的时候千万小心点。”

镇上的面馆内,胡耿恋恋不舍地把相机递给他,千叮咛万嘱咐:“这个很贵,支架贵,内存卡贵,机身也贵,镜头更贵!不小心弄坏哪一样都是巨大的损失,你要注意注意再注意。”

游略将相机包忘身上一挂,慢悠悠道:“弄坏了我赔你。”

“你赔……”得起吗!

后面半句话,胡耿忍住了没有说出口。

毕竟他现在还要依靠游略当“内应”。

为此,今天这桌牛肉面都是他付的钱,游略还得寸进尺地多加了一份牛杂。

山沟沟出来的穷鬼,果然没有分寸。

胡耿在心里默默吐槽,又再三确认:“你真的学会了哈?只要按我说的步骤操作就好,拍得不好也没有关系,千万别乱按把我的素材全删了啊!”

游略含糊一声,大口喝面汤。

“千万别乱按!”

“……”

“你答应我啊!”

怎么搞得跟拍什么苦情剧似的。

游略抬起头:“行。好歹我高考成绩也比你高了一百多分,没你想的那么蠢。”

胡耿:“……”

他避开这个话题,又试探性地问:“那你,你要不要出镜一下?”

“我出镜做什么?”

“那个,毕竟是拍你母亲的故事嘛,你也可以出镜帮她说说话什么的。”

关键游略长了副好相貌,如今大家都很看脸的。

没看见那些漂亮的博主,拍一模一样的没营养vlog都比普通人吸粉。

到时候游略这张脸往视频封面上一摆,一定也很引流。

“我就算了。”

男生漫不经心道:“我太得有点太好看了,又高,看不出生活困苦的样子,不利于营造你想要的那种悲惨氛围。”

身高不足一米七同时也不好看的胡耿:“……”

“我吃完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游略放下筷子。

“我……没了,总之,你好好拍。”

胡耿结结巴巴:“等你拍完了,我、我再把雇佣费给你。”

“行。”

男生站起来,背着相机就要离开。

“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微信,短信,电话都可以!”

胡耿朝着他的背影大喊。

对方往后挥了挥手,头也没回。

靠,怎么这家伙看起来这么潇洒。

他要拍的是谢慈君被拐卖的故事诶?身为谢慈君的儿子,游略就这么冷血?

胡耿觉得颇有些不可理喻。

但还没等他想明白,男生的身影就已经消失在了视线内。

仿佛多跟他呆一秒都是浪费。

……真是太离谱了!

从上坎村到镇上一趟其实不容易,回去也是。

来回时间加起来,半天就过去了。

这也是游略为什么不想跟胡耿多说一句废话的原因。

他背着相机回到村里时,已近傍晚,母亲正好背着竹篓从山上下来。

今天她还回来得早了些,因为跟游略说好,要拍腌制酱菜的过程。

谢慈君会做的酱菜不止一种,酱瓜酱辣椒酱韭花酱八宝菜,这些游略都吃过。

最拿手的还是酱莴笋,游略一个从来不喜欢吃莴笋的人,都能就着母亲的酱莴笋配两碗白粥。

谢慈君的酱菜之所以做的好吃,主要在于她自己改良过的调料配方,实际过程并不繁琐。

游略脚本写得也相对简单,一晚上就弄得差不多了,早上母亲出门干活前,还特地拿给她看过。

对方放下锄头,握着圆珠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凝着眉神情很认真。

“开头可以拍一下旭日初升的景象,和结尾的落日相对应,一部片子至少逻辑就完整了,也描绘出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