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朱元璋乐得找不到北。(2 / 3)

时间在看这些请安的折子了。

看到姚斌还要和这几个言官争吵,朱元璋给了太监一个眼神。

小玩子吃着方便面,心里倒是多了很多疑问,这个人到底是干嘛的,不但知道后世那么多的事情,现在还拿出了后世的方便面,看来明天得去打探一下。

“昨儿个,皇孙朱允通跟咱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以后不准再上任何请安的折子,诸位卿家觉得怎么样啊?”

“谢殿下赏赐。”

不说别的,就是国库的里的钱都多不起来,前宋才半壁江山,每年的税收都是好几千万贯(这里一贯等于后世的一两白银),现在倒好大明朝的疆土是前宋的一倍还多,但收税才区区几百万两银子。

朱棣面色有些难看,但还是说道:“咳咳,大侄子,北平距离金陵太远了,这一来二去的,到了就是冬天,到处都是白雪茫茫的有什么好看的”

看样子,老爷子是要立这位为储君了,没看到姚斌就是一个皇孙就能上朝的么?

“四叔,给我讲讲北平那边的事情呗”

“行,那我就给你讲讲。”

朱棣今天上朝本来就是打酱油的,完全就是代表藩王做做样子,谁让老二老三在禁足呢,可不就由他来当代表了么。

两人窃窃私语的样子,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当即就有人开始弹劾了。

“陛下,皇孙朱允熥和燕王在朝会上窃窃私语,有藐视陛下之嫌”

姚斌心想,等以后当上了皇帝,非得把这群臭酸儒给处理干净,自己和人说几句话,就变成了藐视陛下。

朱元璋心里也是不爽,自己儿子和孙子说说话怎么了?

他心里还是认为还是自己家人更加靠谱,姚斌是他准备立为储君的人选和儿子走得近不是很好么?

以后这天下还是得姓朱的来镇守。

不过现在有人弹劾,他也不能当做没听到:“老四,允熥,你们在说什么?”

谁让朱元璋规定了,言官有弹劾的权力,所以这些人有事没事的就开始弹劾人,有的纯粹就是没事找事的那种。

“父皇,允熥在问儿臣北平冬天的事情,儿臣给允熥讲北平冬天都是大雪,而且还很冷.”

“是啊,皇爷爷,孙儿刚刚听四叔说北平的雪,又想到了皇爷爷的丰功伟绩,琢磨出了一首诗词.”

朱元璋眉头一挑:“伱还能做出诗词来?”

弹劾的那人,心里高兴极了,心想你真是文曲星下凡啊,才这么大点人就能做诗词,你糊弄鬼呢?

“陛下,想来以允熥殿下的才学,一首诗词肯定是不在话下的。”

他和黄子澄走得很近,当然是属于朱允炆那边的人,现在多少有些针对的意思。

朱元璋没说话,只是看着姚斌问道:“允熥,你怎么说?”

他本意是给这个孙子一个台阶下,让这么大的人就开始做诗词,那不是扯淡呢?

“皇爷爷,我大概想好了。”

朱元璋脸色一黑,这还能歌颂帝王,怎么可能想得出来,然后说道:“行,那你就跟咱念念,你想的什么诗词。”

姚斌没有犹豫直接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才刚刚开始,朝堂上的人纷纷觉得有点意思啊。

要说明代以后哪首诗词最能震撼人心,姚斌觉得必须是伟人的这首【沁园春.雪】,这首词磅礴大气,可以说完全凸显伟人的豪情壮志。

朱元璋也发现了,好像是那么回事儿,心想只要等会儿不太丢人,他非得杀几个言官,这一而再再而三的针对自己大孙子,真当自己这个皇帝眼瞎啊。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念到这里,姚斌停顿了一下,看着龙椅上的朱元璋继续念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朝堂上的人听完之后,顿时都愣住了,要是别人做出这首诗词,恐怕会按上一个造反的罪名,毕竟这都是在评价皇帝。

但偏偏这是朱家人,而且刚刚人也说了,这是想到了皇帝的丰功伟绩。

朱元璋听完:“好好好”

不过他想到这又不对,笑道:“允熥,还是要谦虚一点,虽然成吉思汗那老东西射射大雕没错,但秦皇汉武唐太宗这些人,咱还是比不上的.”

虽然嘴上说着谦虚的话,但在场的人没有傻子,都知道皇帝对这首词非常的满意。

朱棣则更是懵逼,这真是自己大侄子从自己口中听了几句北平那边的风光,就做出来的诗词么?

这气势也太强了吧?

哎,我朱棣不及也。

“皇爷爷,孙儿看您就是比这些人强,虽出身微末,但能推翻暴元,可以说是再造了咱们汉人江山,古往今来就没有一人北伐成功过,皇爷爷却办到了,这不是第一人么”

这马屁拍得朱元璋都笑了仔细想想还真的是这样,北伐以前又不是没人做过,但从来就没有一人成功。

朱棣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连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