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分厂(2 / 3)

的项目全都包出去了,厂子里只生产板材和家具,即便如此,还是忙不开,这咋整?

再者说,木器厂眼下虽然亏损,可还没到经营不下去的时候,县里未必能放手。

于是,盛希平立刻联系了周青越,让周青越给他的二连桥夏传平打电话,拜托夏传平给打听打听缝纫机台板厂的事儿。

盛希平虽然有心想要那个厂子,却不能主动去谈,谁知道对方会不会狮子大张口,借机会狠狠宰他?

所以得先找人打听明白了,再想办法。

没两天,夏传平给盛希平打电话。

说是他给打听了,那个缝纫机台板厂现在就是个刺猬,捧着不是扔了不是,县领导都愁死了。

如果盛希平有意的话,夏传平和他老丈人可以帮忙,牵线搭桥,保管把事儿办成了。

盛希平一听,这话可太合心意了,于是就拜托夏传翁婿两个促成此事。

夏传平和韩兆升二人办事倒挺麻利,借着请客吃饭的机会,就在几位领导面前提起来,说是华阳木制品厂生意好,正找地方要建分厂呢。

又貌似不经意的来了句,这分厂要是能在县里办就好了,最起码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果然,没过几天,消息就传到县里几位领导的耳朵里了。

“盛总啊,听说你正满哪找地方建分厂呢?哎呀,恭喜盛总,生意兴隆啊。”

九月二十六号这天,盛希平接到了常县长的电话。

之前的一把手管书记,过年的时候调走了,去市里任职。

县里一把手换成了省里来的李书记,常宏发依旧是县长。

“常县长,你可别取笑我了,我这愁的头发都一大把一大把的掉,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建厂啊。”

盛希平自然明白对方为啥打电话过来,他这是故意装腔作势呢。

“这有啥可愁的,松江河要实在找不出地方,你来县里呗,我给你批块地建厂就是了。”常宏发在电话那头呵呵的笑。

“盛总啊,要不然你来一趟吧,咱见面谈?”

盛希平稍微琢磨了下,就爽快的应下来,于是带着郑华和于海洋,一起去了县里。

到县里之后,常宏发特地安排了几位领导,一起陪着盛希平几个吃饭。

酒席上免不了谈起来华阳木制品厂要建分厂的事。

然后,有人貌似不经意的提起来,说缝纫机台板厂那边不是闲着么?莫不如就让华阳接手算了。

那头的厂房、机器都不旧,有些机器应该是华阳厂这边也能用得上。

本来就双方都有意,就差有人提一句了,此时把话挑明了直接说,双方一拍即合。

第二天上午,常宏发亲自带着盛希平去县城东郊的缝纫机台板厂实地查看。

这台板厂占地三公顷左右,因为建成后就使用了几年,各处看起来都还可以。

车间里的机器不算旧,而且大部分改动一下就能使用。

盛希平看了下,这要是接过来,各处收拾收拾,再进点儿机器、原料,招上工人,应该是年底就能动工生产。

常宏发那边急于把这个扎手的刺猬送出去,盛希平这头着急扩建分厂生产,原本应该是对双方都好的事情。

可是,偏偏就卡在了这个厂的转让价格上。

那位省里来的李书记,一听说台板厂有人想接手,而且是华阳木制品厂,真就来了个狮子大张口,非得死咬着五百万不可。

说是没有这些钱,厂子宁可闲着也不能转让。

这可把常宏发给气坏了,当初建厂的时候,县里给贷款了两百万呢。

厂子黄了,那两百万的贷款还不上,厂子里那些工人没处安置,成天去闹,县里几个领导都快愁死了。

这好不容易有人想接手,照着常宏发的意思,只要能还上那两百万就行,别的不求。

如今这年月,能拿的出两百万的人,可不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儿。

可不管常宏发怎么劝,那李景昱就是不肯松口,最后,把常宏发气的没招儿,只能往上报,找到了市里头。

盛希平这边,也想办法找了省里的领导,费了不少力气,最终以两百万的价钱,将缝纫机台板厂接到手里。

厂子到手,盛希平立即安排人手过来收拾,又请来了机械专家,按照要求,将原本的机器做一些改动。

同时,各处张贴广告,厂子招工。

这些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盛希平也不可能一直守在县里,于是安排了人负责,他就回松江河了。

十月七号,省林业厅在长春召开全省林业系统教育表彰会。

会上,松江河林业局被评为教育工作模范局。

局教育处、松林高中、职业高中、一小、二小、漫江林场学校被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包括周青岚等三十名教师,被评为林业教育先进工作者。

之前的教师节,周青岚被授予省级优秀教师光荣称号,此次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可以说是极高的荣誉了。

盛希平陪着周青岚去省城开会,顺道看望了丈母娘、小舅子,还有陈瑞卿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