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来自莫斯科的朋友(2 / 3)

惜铤而走险,想要通过歪门邪道来发家致富。

谁要是不长眼睛敢来招惹他,那就不好意思了,陈家勇这些人,就是他们的例子。

四九年春,为了将小鬼子尚未运走的木材运往内地,支援解放战争,省里临时修复了北黑铁路。

还别说,运输公司营业这半年来,那生意,老红火了。

吴毓丞离开之前,已经把各方面都安排妥当了,要不然,他哪能放心啊?

目前,市里正在筹集资金,准备修铁路,建火车站。

亚历山大和维克多二人,都上前来跟盛希平握手、拥抱,向盛希平释放善意。

等木材运输完毕后,又给拆除了。

陈家勇一伙人刚开始还嘴硬,后来被公安部门逐个击破,供出来不少东西。

为首的几個,已经判了吃花生米,其余的最少判五年,多了判十来年,还有无期的,反正这伙人算是完蛋了。

“大伯,我是希平,麻烦你联系一下杨老。

在送伊万诺夫等人回去的路上,亚历山大从兜里掏出了一张纸,那上面用俄文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市里得知消息,高兴极了,又是感谢仪式,又是表彰的,整的特别隆重。

“哎呀,林工,你的想法很好,可咱们这次只申请到了一百万美刀的外汇。

当杨老这边的专家听到那些机床型号后,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这边有毛子给的一批机床清单,我对这个不太在行,能不能让杨老安排人过来一趟?”

伊万诺夫向盛希平,介绍了他带来的两个人。

可是,这些机床太贵了,随随便便一套,都得上百万美刀。

“盛,他们是来找你谈合作的,我们打算把贸易扩大,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将我们的货物,运到莫斯科去。”

盛希平这边一直在等消息,直到三十号晚间,边防过来几个人,把吴毓丞和盛希平,还有俩翻译,都接走了。

对此,盛希平懒得解释那么多,铁路修好了,他们公司进出货物也方便啊,节省不少成本呢。

林工气的朝对方瞪眼睛,可是再瞪也没用啊,谁叫咱得外汇储备太少呢?

最终,林工领着几个人,在那张清单上选了又选,画了又画,好歹挑出来一整套的机床设备。

本身社会就处于变革期,人心浮躁。

小鬼子占领东北的时候,为了掠夺黑省北部森林资源,于一九三四年动工修建北黑铁路,三五年竣工通车。

只是这才八六年末呢,亚历山大他们就敢这么做,看得出来,毛子已经从根子烂掉了。

盛希平到了黑河,一听说市里要修铁路,立刻表示,他乐意捐款十万块钱,用于北黑铁路的修建工程。

有了这些机床,咱们军队的装备,就可以在几年内全部换新。都要,这些都得要,必须要。”

没想到,还真就让盛希平给遇上了。

孙景刚和王东成都是当兵的出身,特别能喝,盛希平酒量也不错,陪着伊万诺夫他们喝了不少酒。

说话的林工,就是上回特种钢材的那位。

盛希平到黑河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对岸。

电话那头,吴秉忠一听是机床清单,顿时来了精神。

盛希平一听立刻明白了,亚历山大手里有好货。

这么多种类的机床,咱们买不下来那么多,眼下只能挑最主要的买。”随行的财政部人员一看,不由得垮了脸。

“盛,我想,你们应该很需要这些。伱拿回去慢慢看,看完了给我回复。”

有朋自远方来,那肯定要好好招待啊。

于是,盛希平也不管自己喝的走路都晃了,立刻拿起电话给吴秉忠打过去。

那翻译看了之后,说纸上面写的,都是机床型号。

“不能再少了,再少就配不成套,咱拿到手也没有用。”林工咬着牙,看着那些被他划掉的机床,心里在滴血。

毕竟这趟线盛希平和伊万诺夫都趟开路了,各处关节已经打通,没人敢在中间使绊子。

铁路修好了,运输公司还指着啥挣钱啊?

没办法,黑河那头还没开通传真业务呢,没法把清单直接传去首都,只能人工报了。

对此,盛希平倒是没啥可说的。

至于运输公司,这年月还愁着没有活么?跑长途一样挣钱。

底层老百姓迫切想要过好日子,但是老老实实种地根本挣不来钱。

为了发展中苏贸易,开发边疆、振兴黑河,当地政府从七六年开始,先后四次向省里提交请求,修复北黑铁路。

杨老寻思了一下,咬咬牙,“我找人去批,不管多难,也得想办法把机床弄回来。

其实,黑河以前有铁路。

“家里雇了俩保姆,公司那头,安排了俩助理,还有司机,应该没啥事儿吧?”

眼下就这个形势,除非上级加大打击力度,不然的话,进去一个陈家勇,还会有宋家勇、王家勇。

伊万诺夫说,他有一些人脉,可以试试。

所以在盛希平离开黑河的这段日子里,伊万诺夫想办法打通关系,找到了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