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风倒木(2 / 3)

“那厂子就生产矿泉水和可乐么?不生产点儿别的?”

盛希平主要是想转移老丈人的注意力,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总生气不好,故意东扯西拉转移话题。

“我估计咋地也得年后开春了吧?现在厂房还没完工呢。”

毕竟这采伐量逐年递减,各林业局也不好混了,各有各的难处吧。”

那树木倒了之后,跟地面接触,每个倒木根部就是个小水泡子。

首都那头建商场的审批手续下来了,盛希平正好找借口开溜。

“行吧,反正哥咋说,我就咋办,一切都听哥安排。”

这大舅哥还是值得信赖的,那就别怀疑了,该咋办就咋办。

“这里地价便宜啊,比市中心便宜不老少呢。”盛希平闻言便笑了起来。

周明远一个人,无法改变结局,只能无奈叹气。

“毓丞啊,咱们做生意不能只图眼前,得往长远了看。

天然林保护,是未来必须要做的,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断掉了子孙后代的路。

王春秀招呼了周青岚,娘俩去厨房忙活。

对土壤结构、幼树幼苗,对自然生态,将造成多大的破坏?”

而松江河林业局呢,又是办矿泉水厂,又是种植人参、天麻、小浆果等,进行林下综合利用,红红火火发展多种经济。

只能说,周明远这种耿直的性子,确实得罪了一些人。

鍏竴.浜屼簩涓涓簩涔涓叓涓

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林业人终将面临困境,或早或晚而已,这个,无法避免。

很多人都说,周明远和松江河林业局,这是抱上了摇钱树,大把大把的挣钱,一个个肥的流油,自然看不上风倒木那点儿利益。

最后,周明远也不再执拗于风倒木那点儿事了,他一个人,根本无法跟全省林业系统对抗。

周明远以前是机修厂的工程师,调到局里之后,又专门学习了林学相关知识,还拿了函授文凭。

这要是放在别人身上,一年挣两万多,那得高兴坏了。

才让他们容了空,把货甩卖干净,从黑河跑回来了。”

好不容易把手里的货都清理出去,这群人灰溜溜的回了首都,另找挣钱的门道。

告诉盛新华往后可千万不能再作祸了,太危险。

盛希平不希望老丈人还纠结在风倒木的事情里,于是转移话题。

十月十五号,漂亮国广大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路朝灵,由省、市进口公司的同志陪同,来华阳木制品厂参观考察。

孩子们难得回来,肯定要做点儿好吃的,对于张淑珍来说,没有啥比饺子更好吃了。

其余的,咱们真的管不着也管不了,眼不见心不烦吧。”盛希平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宽慰老丈人。

“你跟我去黑河,那老五呢?老五咋办啊?她不是怀孕了么?”

然后盛希平订了票,打算飞冰城,去黑河。

周明远确实像盛希平说的那样,将他的想法写成了文章,不光递到了省里,还发表在报纸上。

爷俩越聊越高兴,周明远一寻思,直接打电话给矿泉水厂的负责人,资源处处长郭守业,让他过来聚聚。

曹建军那一伙人,当时在黑河边贸砸进去了上百万,那些货一直到前些时候,总算都对付出去了。

商场的地址,选在了东二环外,不到三环的位置。

菜园里大白菜长的正好,心儿包的可结实了。

砍一棵回家来,洗干净了剁碎,包白菜肉馅的饺子,鲜着呢。

吴毓丞得知盛希平倒首都,也从羊城赶了回来,帮盛希平跑手续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样,周明远受到了很多人的攻击。

盛希平哪有这工夫闲扯淡啊?他忙着呢。

这对环境的破坏太大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一定能恢复。”

这要是搁以后,那就是著名的商圈,寸土寸金。

“爸,那些人可能也是没办法。

他之前还担心过,生产出来的可乐要怎么销售呢,想不到这厂子还没等投产,订单倒是先来了。

毛子不光爱喝酒,还嗜甜。

作为一个重生者,盛希平很能理解周明远的想法。

“希平,你猜那些人说啥?

他们说,要是放任那么多木材扔在林子里腐烂不要,工人没有活可干,会骂娘的。

周明远有个好姑爷,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挣,当然不用顾及那么多林业工人的困境。

这是故意搅合大家伙儿的好事,故意看其他局的笑话。

盛希平已经打算好了,等老丈人的厂子投产后,他就弄一批可乐去黑河,用这东西跟毛子换物资试试。

只是,吴毓丞对盛希平所选的地址,很是不解,市里大把的地方不要,咋就选这儿来了?

“曹建军那伙人知道咱要在这儿盖商场,鼻子都特么笑歪歪了。

盛希平和郭守业俩人,陪着周明远喝了点儿酒,顺势开导开导,周明远这心情也好了不少。

果然,周明远被这个话题转移了注意力,开始跟盛希平讨论起来。

尤其是松江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