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年新希望(2 / 4)

碰了下杯子,一起喝了口酒。

“爸,你放心,我们都会好好学习,绝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

盛希康放下酒杯,赶紧吃了口菜,然后郑重表态。

“对,爸妈放心,我们都会努力的。”盛希安也跟着附和。

“还有我们,爸妈,你们放心,我们都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

盛云芳、盛云菲、盛希泰三个,齐声开口道。

“我们,我们,还有我们。”

盛新华盛新宇俩娃一看这么热闹,可把他们给急坏了,于是也急忙开口吆喝道。

俩娃这一掺和,逗得大家伙儿都忍不住乐。

周青岚哭笑不得的看着俩孩子,“哪儿都有你俩,小屁孩一个,你们懂啥啊?”

“你看,大过年的说他们干啥?他们还小呢,懂啥?凑热闹呗。”张淑珍拦着,不让周青岚说孩子。

“新华新宇,你俩可要记住今天的话啊,往后要好好学习,跟你妈、你二叔三叔他们学,将来也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张淑珍没啥文化,说不出太高深的道理,在她看来,能考上大学,就是最好的出路。

“嗯,我们记住了。”盛新华用力点头,大声应道。

“多好啊,看着俩孩子,多少烦心事儿都没了。

来,来,吃菜,这么多好吃的,都敞开了吃啊。”盛连成笑呵呵的招呼孩子们吃菜。

一桌子菜,到最后连一半儿都没吃上,只能收拾到厨房碗柜去放着。

过年就是这样,要留余头,必须多做饭菜,要剩下才好。

吃过了饭,众人都懒洋洋的不爱动弹,各自找地方歪着倚着休息。

盛新华和盛新宇俩人白天没睡,这会儿都困了揉眼睛,周青岚哄着俩孩子去西屋睡一会儿。

刚开始,盛新华还不想去呢,周青岚就说晚上十一点要放鞭炮,这时候不睡,晚上就没机会放鞭炮了。

盛新华一听,赶紧领着弟弟就去西屋睡觉了。

等到外面彻底黑了,盛连成就让儿子把外头灯笼亮起来。

以前的灯笼,是张淑珍领着闺女用高粱杆扎起来,外头糊上红纸那种。

今年周青岚从省城带回来几个红布制成的那种圆灯笼,下面还有黄色的穗子,特别好看。

盛连成就说,别点蜡烛了,把灯笼熏黑了不好看,干脆里头放上灯泡吧。

正好家里有夏天薅牛毛广时用的灯泡,安在了灯笼里。

灯光透过红色的绸布,发出红色的光芒,将盛家小院也映的红彤彤,格外喜庆。

七点来钟,俩孩子还在睡呢,众人抓紧时间包饺子。

包了没多会儿,俩孩子醒了,也没吭声儿,穿上鞋就往东屋跑,看见东屋包饺子,俩孩子作势便要爬上炕抢面。

“老六,快点儿,领着他俩上北炕玩去。”

张淑珍一看,俩活土匪来了,这还了得?

平常时候捣乱也就捣乱了,这是过年的饺子,可不能让他们瞎捅咕。于是赶紧喊了那头听广播入迷的盛希泰。

盛希泰听见,忙把俩侄儿抱去北炕,把炒熟的松子、榛子,还有板栗、花生等坚果抓出来一大些,盛希泰手里拿着钳子,给俩侄儿扒坚果吃。

小孩子嘛,比较好哄,一见到有这么多好吃的,俩孩子也就顾不上捣乱了,全都消停的坐在炕上,眼巴巴瞅着六叔给他们弄好吃的。

趁这个工夫,张淑珍等人加快了包饺子的速度,刚到十点,饺子包完了,赶紧都拿到外面去。

十一点,烧水煮饺子,这时候盛连成也开始忙了起来。

如今讲究没那么多了,盛连成带着儿子们,在院子空地上,摆了天地桌,放上馒头、水果、鱼、肉等,还有三杯酒,三双筷子。

家里没有香炉碗,就用二碗装上草木灰压实,插上三支香。

盛连成把提前就打好印好的烧纸,堆放在天地桌前,拎起几张来点燃,同时点燃香,插到香炉碗里。

那边,盛希平也点燃了鞭炮。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盛连成跪在了天地桌前,诚心诚意的磕了头,嘴里也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之后,盛连成又拿着烧纸进了屋,在厨房正北,东西灶坑前,各自点了几张纸。

外头,正放鞭炮的盛希安,瞅着他爹这一套操作,有点儿傻眼。

“哥,你确定咱爸整这些没事儿啊?”前些年,可是严禁这些的,现在真的不会出事么?

“没事儿,你不说我不说,也就那么地了。现在管的没以前那么严,大家伙儿都是心知肚明的。”

很多东西流传了千百年,总归还是有些道理的。盛希平对这些不支持也不反对,只要他爹高兴就行。

“爸爸,放鞭炮,放鞭炮。”

盛新华和盛新宇穿着大棉袄,戴着帽子、围巾、手闷子,捂的跟抱窝鸡差不多,圆滚滚的。

这时候便迫不及待的催促着盛希平,赶紧放炮,刚才那点儿根本没看过瘾。

“好,好,放心吧,有的是鞭炮呢,今年你妈买了好多。”

周青岚去松江河住着,帮周家采买结婚用品的时候,也给自家买了不少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