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壮壮惹祸(2 / 4)

家里送来了一只黄毛子,我先挑水去啊,等会儿回来收拾。”

盛希平把猪拖进了屋里,招呼了一声,这才出去挑水。

张淑珍一听,披着棉袄起来,看了看外屋地那只死去的黄毛子,心里头又是高兴又是欣慰。

花花既然能送野猪回来,就表示它带着俩崽搁山里生存没问题,这样,也就能放心了。

吃过早饭,盛希平赶紧收拾了东西,坐通勤车上山。

刚到山上没多久,调度营地的电话就响了,是场部打过来的,有人打电话过来找盛希平,说是盛希平的本家大哥。

盛希平一听,赶紧按照对方留下的电话号码打回去。

原来盛希允已经把苹果装好车了,马上就发车,他也会跟着车一起来东北,大概是三天左右就能到。

盛希平赶紧嘱咐盛希允,东北这时候已经很冷了,苹果千万用草袋子啥的盖好,别冻了。

也让盛希允多穿衣服,这边冷,来了别感冒。

之后,二人约定好,盛希平到松江河火车站等着,先把林业局要的苹果卸了车。

挂断电话,盛希平赶紧给周明远打过去,跟他说了苹果很快会到的事。

周明远说,那边已经都安排妥当了,让盛希平放心。

两天后,盛希平跟林场请了假,坐车到松江河。

在松江河火车站接到了盛希允,和他的两个儿子,盛新成、盛新越。

盛新成比盛希平大三岁,盛新越比盛希平大一岁,俩人都得管盛希平叫叔。

亲人见面,少不得要寒暄几句。当然,货车不能一直停在车站,得抓紧时间卸货。

于是,盛希平联系了林业局主管后勤采购的郭主任,先去车站验了货。

这年月装苹果还没有那种瓦楞纸箱,都是用柳条、棉槐条编的那种花筐。

筐里头铺垫好稻草啥的,哪怕是长途运输,那苹果也没有挤了碰了的。

盛希允知道东北这边冷,来之前还特地弄了草帘子,在每节车厢上头都苫盖好几层来保温。

所以这苹果运过来,都新鲜的很。一个个红扑扑、水灵灵,咬一口,酸甜可口又水灵。

郭主任吃了两口苹果,连连点头。“嗯,嗯,挺好,品质没问题。”

确定这些苹果都是一等一的品质,然后郭主任打电话叫了板石河林场还有东岗林场的汽车,一筐一筐装上车,暂时先运到大库里放着。

等过几天,会分派到各个单位,再下发给个人。

装苹果的花筐不算太大,一筐去了皮都是一百斤出头。松江河林业局要了十万斤苹果,装了一千筐走。

盛希允把盛希平拽到了一边儿,俩人嘀咕几句,然后盛希平走到了郭主任身边,递给郭主任一支烟。

“郭哥,那个,我哥说了,再多给咱二十筐。

回头这些,郭哥帮个忙儿,给局里各位领导家里送去,算是我们哥俩的一点儿心意。

哥,你自己留一筐啊。”盛希平一边儿给郭主任点烟,一边儿小声说道。

郭主任一听这话,顿时就笑了起来。

“哎呀,不愧是周局家的姑爷啊,会办事儿。行,这事儿交给你哥,保管办的漂亮。”

这边把苹果全都运走,送到大库里,核对好数目后,留下盛新成和盛新越看着货车。

郭主任直接领着盛希允和盛希平,去了局财务室,按照之前约定好的价格,开票,点钱。

盛希允在烟台当地收苹果,一般是一毛八到两毛钱一斤,林业局要十万斤,这么大的量,肯定价钱不能太高,一斤卖两毛六。

也就是说,一斤苹果,毛利六分来钱,要是再扣除包装、运费、人情啥的,其实也挣不了多少钱。

盛希允这就是借着单位要拉煤的机会,运费低,顺手挣两个儿钱,要不然,价钱咋也不能这么低。

这可是一等的好苹果,抚松这边一般运不来,就算有,批发价也得四五毛钱呢。

等盛希平他们算完账拿了钱回到车站,东岗和松江河的供销社,也得了消息过来。

东岗供销社运走五十筐,松江河供销社运走了一百筐,也都按照两毛六一斤算钱。

别管多少,卖出去一份儿就多挣一份儿钱。

“弟,接下来咱咋办?你说的县里还要十万斤,咱咋给送过去啊?”盛希允对这边不熟悉,只能问盛希平。

“哦,我都跟那边联系好了,咱们把货车停到仙人桥火车站,那头离着县城近。”

这些事,周明远都提前给安排联系妥当了,盛希平也跟那头确认过。

于是,几个人去车站,跟火车站的负责人沟通了一下,确定发车时间。

之后,盛希平借用火车站电话,给县里打过去,跟对方约定好时间。

“同志,能不能租用一下车站的库房啊?

我想放一点儿水果在这儿,过两天我们再来运走。”盛希允跟车站的负责人说道。

“哥,你用人家库房干啥?”盛希平愣了下,不明白盛希允要干什么。

“我给你们家单独留了十筐苹果,还有梨、山楂、板栗、大枣啥的,留着给我叔我婶还有家里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