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合适人选(2 / 3)

那婆娘啥德行,咱林场就没有不知道的,他家还指望着狠狠宰维国两刀,要五百块钱彩礼,好给他家儿子娶媳妇用呢。

咱要是在中间给搅合黄了,那婆娘不得找咱算账啊?”

其实王建设心里,也挺中意陈维国的。

毕竟是一块儿长大的发小,知根知底儿,陈维国啥脾气,陈家对人如何,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李雪表妹要真是嫁过去,日子肯定过不孬。

唯一缺点就是,不知道陈维国能不能放得下刘红霞,再就是刘家太难缠了。

“切,咱怕他啊?这事儿我有招儿。

再说我现在就是来跟你商议商议,你觉得维国跟李雪表妹合不合适?

要是你觉得行,咱俩找维国还有陈大爷、陈大娘去。”

盛希平根本没把刘大明白那家子放在眼里,这事儿,主要看陈家,陈家要是点头同意了,啥事儿都好办。

“那咋不合适的?维国那孩子要人有人,要个有个儿,一表人才的大小伙子,俩人正经般配着呢。”

外屋正收拾做饭的陈秀芝和李雪婆媳俩,都伸着脖子听屋里说啥呢。

一听说想把李雪表妹介绍给陈维国,陈秀芝第一个赞同。

怎么说呢,就刘大明白那一家子的处事,整个儿林场就没有几家得意他们的。

尤其是刘家那婆娘,撒泼放赖不讲理,那就是个泼妇。

连学校老师她都能泼人家凉水,她还能干啥好事儿?林场这些人家提起来,谁不背后骂她?

相比之下,陈家在林场的人缘就好太多。

陈维国的爹妈都挺能干,为人处世也好,就是陈家这日子稍微差了点。

并不是陈家人不会过日子,主要是他家这负担太重了。

这个负担重,也不光是家里孩子多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老家那头兄弟姐妹拖后腿。

前几年,一到冬天老家那边就来人,过来就住小半年,等着走的时候,还得连钱和东西都划拉着。

陈维国有一个大伯三个叔叔,轮班来,谁家过日子能受得了这么划拉?

可没办法啊,陈维国他爸大老远跑东北来工作,不在父母跟前儿尽孝,总觉得理亏。

兄弟们难得来一趟,住一阵子,临走前再拿点儿东西,陈维国他妈能说啥?

好歹这两年,老家那边不咋来人了,加上陈维国当知青能挣钱,又跟着盛希平进山没少划拉,好歹这日子慢慢缓过来些。

要不然,刘家怎么敢狮子大张口,要五百块钱的彩礼?

想来,陈家要是真拿出来五百块钱彩礼,再给小两口盖房子办婚事,陈家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儿,也得掏空了。

王家跟陈家关系不错,陈秀芝又跟陈维国他爸都是一个姓儿,多少的能攀扯上点儿亲戚,自然是向着陈家说话。

在陈秀芝看来,李雪的表妹赵娟,可比刘红霞强太多了。

陈维国要是能娶到赵娟,往后俩人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块儿使,一个挣钱一个攒钱,那日子还有过不好的?

“建设,快,你赶紧跟希平俩人去陈家,打听打听陈家啥意思,我觉着行。”

王保顺在一旁连连点头,他也觉得,林场这些没结婚的小伙子里头,陈维国就算是很出挑的了。

而且陈维国的爹妈为人都不错,赵娟嫁过来,肯定不能受欺负,挺好的。

爹妈都开口了,王建设又往自家媳妇那边看过去。

“媳妇,你觉得呢?娟儿毕竟是你表妹,这事儿得你说话。”

李雪一听就笑了,“这还有啥可说的?

维国是你的朋友,你们一小儿长大的,啥脾气秉性都知道,你和爸妈都觉得维国好,那就行呗。

不过,这事儿眼下还是咱剃头挑子一头热,陈家那边啥意见,咱都不知道呢。

你跟希平过去试探下口风吧,要是陈家那边就认准了刘红霞,那咱说啥都白扯不是?”

李雪当然是巴不得表妹也嫁过来,到时候她在这边也有个伴儿。

可陈维国跟刘红霞现在还没整明白呢,李雪也担心自家表妹受委屈。

“成,那我跟希平就过去一趟,问问维国和陈叔他们。”

自家媳妇点头了,王建设心里有底,于是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就跟盛希平俩人出来,直奔陈家。

陈家这头,徐秀香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呢。

见到盛希平和王建设一起来,徐秀香也没多想,只热情的招呼他们进屋坐。

东屋里,陈家的当家人陈世良,还有陈维国、陈维民爷几个正坐炕上唠嗑儿呢。

陈世良比盛连成还小点儿,没到退休的年纪,后天也得上山干活。

陈维民今年也高中毕业了,他身体有残疾,符合免下政策,可以不用当知青,局里每个月给他二十几块钱的补贴。

别看陈维民没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这孩子聪明又灵巧,家里一般的活他都能干。

陈世良就嘱咐二儿子,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多帮着母亲分担点儿。

“叔,维国,在家呢。”正说话的时候,盛希平和王建设推门进屋,笑呵呵的跟陈家父子打招呼。

“哎呦,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