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原来是他(2 / 4)

饺子,那还不麻溜儿包出来煮了吃?谁还管好看不好看啊?

那要是照着盛希平说的,怕是包一回饺子就得好几个钟头,谁有那闲工夫啊?

再说了,姑爷会包饺子,多好啊,往后小两口要是单独过日子了,姑爷但凡伸把手帮帮忙,自家姑娘不就少受累么?

所以,在王春秀这里,盛希平包的饺子不但快还好看,这就是非常棒了。

“是,是,妈说的对,我也这么觉得,赶紧包完了歇会儿,比啥都强。”

作为重生人士来说,盛希平对饺子没多大执念,不过是一种吃食而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饺子已经不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珍贵食物,随时随地,想吃就包。

那个时候,谁还在乎啥仪式感,谁还在乎饺子好看不好看啊?

真的就像王春秀说的那样,只要能快点儿包出来吃进肚子里,就是好饺子。

这姑爷和丈母娘越聊越对脾气,王春秀看盛希平,那是越看越满意。

陈维国和王建设也插不上话,二人也不吭声儿,就闷头擀皮儿。

饺子本来就没打算包太多,又是五个人一起干活,那还不快?没多少时候,两盖帘饺子就包完了。

饺子包完,王春秀母女去外屋准备其他菜,盛希平留在屋里陪着王建设他们说话。

五点半左右,周明远领着赵永胜父子,还有林业局的杨局长杨春明,盛希平他们此次培训的主要负责人、开峰林场生产调度张万青,几个人一起进了家门。

“希平啊,来,我给你介绍介绍啊。

赵书记你认识,这是咱杨局长,这是你们此次培训的张老师。”一进门,周明远就赶紧给众人互相介绍。

盛希平三人立刻起身,跟对方握手打招呼,“赵书记、杨局、张老师。”

“哎呀,这是在家里,咱也不用那么生分见外,快,都坐下来吧。

今天是你丈人,说家里有好酒好菜,叫我们来吃饭。

我们这都是跟你丈人沾光儿,过来蹭吃蹭喝的。”赵永胜这人特别和气,待人也好,还有点儿幽默。

“对,对,我们是听说你丈人这儿有好酒,来喝酒的。哈哈哈。”

杨春明和张万青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盛希平跟赵永胜早就认识了,那位杨局,他也听人说过。

这位可不简单,来头不小呢。

当年他是国军的一个团长,解放的时候,带着全团兵力起义过来,属于有功劳的人。

建国后转业,来到林业局当的局长。

这人年纪不小了,花白的头发,但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不笑的时候,真有股子不怒而威的气势。

至于那位开峰林场的生产调度张万青,之前他是机修厂的一个班组长,维修技术不错。

去年秋天,调到了开峰林场当安全员,今年开春,就当了生产调度。

这人三十来岁,据说工作能力不错,在生产调度这个岗位上历练三五年,很有可能升为生产场长。

这次培训,不仅仅是学习怎么操作机器,最主要的是如何维修。

即便是每个林场都有小修厂,可机器一旦在山上出现故障了呢?谁来修?那肯定就得操作工来维修。

应该这么说,如今这年月,会开车的一定得会修车,会开拖拉机的,也必须学会修拖拉机。

最起码小来小去的故障要会维修,换个小零件啥的,不在话下。

张万峰本身是机械维修技工,对各类机械操作都很熟悉,他还当过安全员,对安全生产方面也很在行。

所以,这一次培训,局里把他调回来,专门给讲机械操作的相关事宜。

王建设等人来局里,为的就是好好学技术,培训合格后领证上岗。

而张万青正是此次培训的主要负责人,那肯定要好好跟人家维护关系。

可盛希平瞅着张万青,却有些心不在焉。

为啥?因为他忽然想起来,这个人是谁了,也大概猜出来,为啥他会被调到开峰林场上班了。

上一次来松江河,盛希平跟踪孙正杨到了七粮店附近,那个女的,就是张万青的媳妇。

上辈子,孙云鹏死后,她母亲伤心过度大病一场,之后就总是病恹恹的。

孙正杨这人本来就不是啥好饼,只不过媳妇娘家实力强,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可儿子没有了,孙家断了后,这孙正杨就开始不老实。

自家媳妇岁数大了,身体又不好总生病,再生孩子肯定不可能了,他就在外面找了个情儿。

张万青的媳妇在以前在贮木场上班,这女人长得挺漂亮,唱歌还好。

所以后来就调到局文工团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跟孙正杨勾搭在一块儿。

为了俩人在一起方便,孙正杨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利,就把张万青从机修厂调到了开峰林场。

为啥是开峰林场呢,主要原因是开峰林场离着松江河稍微近一些。

如今这个道路状况,骑自行车的话,大概一个半钟头能到松江河。

这个远近,想要天天骑车通勤不可能,工作忙的时候只能住在林场宿舍,不忙的时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