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回娘家(2 / 4)

里土特产公司委托各地商店代收,中间没啥差价,所以在哪里卖都一样。

前两天,盛连成刚把家里这些牛毛广,都送到林场代收点儿去了。

今年牛毛广的收购价格又涨了,一斤五块多,光是这一茬牛毛广,盛家就能划拉一千多块钱,快赶上盛连成一年工资了。

当然,这不光是盛连成爷三个挣的钱,这几乎算是整个儿盛家一起挣的钱了,连盛希泰这样的都发动起来干活,才有这样的成果。

要不怎么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呢。

林场守着一座宝库,只要人不懒,肯干活,真的能挣到钱。

说起来,林场唯一的缺点,就是交通不便,好东西运不来。

否则的话,这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还能挣到钱,绝对是好地方啊。

张淑珍帮着儿子儿媳妇,把东西都收拾妥当。

盛希平背着大背筐,周青岚手里拎着鸡蛋筐,背后背了个兜子,放着俩人的换洗衣服,还有熊胆、鹿茸啥的。

两口子就这么出了门,直奔小火车站。

半路遇上了王建设、陈维国,那俩人都是轻装简行。

一见盛希平两口子带这老多东西,王建设赶紧接过了周青岚手里的鸡蛋筐,取笑他们。

“嘿,希平,你们这可真是回娘家啊,生怕带东西少了。”

盛希平夫妻跟王建设他们一起,坐上小火车,直奔松江河。

十点半多,小火车到了森铁车站,众人下车,直奔街里。

这次来培训的人,局里统一安排吃住。

在林业局招待所,也就是后世的松林宾馆位置。

林业局招待所三层楼的建筑,当初是为了苏俄专家建的,后来专家撤走了,就成了招待所。

这里不论住宿还是吃饭条件都是最好的,各林场来学习的人,由林场开介绍信,就可以住到招待所了。

盛希平可以住到周家去,但是按照规矩也得去招待所报到。

当然,入住手续办了,住不住的随意。

招待所从五号晚间开始管吃住,盛希平他们来的早,中午这顿肯定不能在招待所吃。

况且,盛希平两口子还带着这么多东西呢,也不能背着去招待所啊。

昨天周青岚就往松江河打了电话,王春秀特地跟人串了班,今天在家等着闺女和姑爷。

所以一行人下了车,先去周家。

半路上王建设和陈维国还去买了点儿东西,去人家串门嘛,不好空着手,东西多少,是个心意。

“妈,我们回来了。”一进周家院子,周青岚就喊了起来。

“回来了?哎呀,小王和小陈也来了?快,赶紧进屋坐。

你叔应该也快下班了,我这炒菜呢,等会儿咱就吃饭。”

王春秀手里拿着铲子,从屋里出来,笑呵呵的招呼王建设、陈维国进屋。

盛希平笑着上前,跟丈母娘打招呼。

“妈。我们来局里学习,正好青岚放假了,跟我一起回来,让她在家多住几天,陪陪你和爸。”

“哎,哎,好,那可太好了。希平啊,妈在这做饭呢,你先替妈招呼一下你的朋友啊。”

自家姑爷,就跟儿子一样,不是外人。

所以王春秀刚才先跟王建设他们打招呼,这会儿,又让盛希平招待客人。

这不是王春秀怠慢姑爷,相反,王春秀这是不把姑爷当外人,自家人就没必要那么客气。

盛希平自然明白,于是笑呵呵进了屋,把背筐放到地上,然后把他们从家里带来的东西,一一翻出来,拿到外屋厨房去。

“妈,这是我妈今早晨特地从菜园子里摘的,都自家种的菜。

这是我在林子里下套,抓的野鸡兔子,还有鹿、狍子啥的,带一些来你和我爸留着吃。”

这些东西都是新鲜的搁不住,小火车上捂了一路,得赶紧拿出来晾开,免得坏了。

“哎呀,你看看,你们回来就挺好了,拿这么多东西干啥?大老远背着,多沉啊。”

王春秀把锅里的菜盛出来,一回头就看到,自家姑爷倒腾了一大堆的东西。

“这么多啊,哎呀,那你别都留在这儿,下午,你带点儿东西,去趟赵书记那儿。”

王春秀的意思,赵永胜如今是局里一把手,既然盛希平跟赵家能说得上话,那这个关系就不能断了。

将来招工啥的,就算林场提名了,最后也得局里领导拍板儿,跟局里领导打好关系不吃亏。

“嗯,那我下下午就过去一趟。谢谢妈提醒我。”

盛希平本来也有意要过去,既然王春秀提起来了,顺水推舟就应承下来,也显得亲近。

果然,王春秀一听盛希平答应了,这下更高兴起来。

“哎呀,这黄瓜长的可真稀罕人,正好,前天人家给了点儿猪嘴磨,我都洗干净了,一会儿拍两根黄瓜拌上。”

其实王春秀早起买菜了,也有黄瓜,可盛希平大老远背来的,不能辜负了姑爷家里一番心意。

所以王春秀立刻挑了几根黄瓜,又拿了些菜,赶紧再掂对着添几样菜。

“妈,我帮你吧。炒菜啥的我也行。”

盛希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