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 相告未来,撬动东宫(2 / 2)

,李显必须要动起来了。

“这是其一。”李绚目光看向殿外,轻声说道:“其二,便是相王殿下和北门学士那边,此事若是牵连到北门学士,东宫便需要出面了。”

郑氏谋逆,牵连李旦。

在如今皇帝危亡的时候,东宫诸臣的敏感会无限的拉满,现在这个时候,一旦牵连到北门学士,那么便是打击北门学士的最佳时机。

李显张张嘴,最后却闭合了回去。

北门学士绝大多数都站在李旦一边,支持他夺嫡。

这些年,李绚通过种种手段,也不过是拉拢到苏良嗣一人而已。

另外还有一个范履冰,这家伙却躲到了冀州。

以清查隐田之名,躲在冀州不回来。

不过实际上也已经是在东宫和相王之间保持了中立。

但北门学士的其他人,包括元万顷在内,都是坚定支持李旦的。

但是这些北门学士,全部都是武后的人。

这一次借着牵连李旦谋逆打击北门学士,就需要东宫更多的人站出来。

如此才能撬动朝堂,最后逼迫武后。

看着低头不语的李显,李绚继续说道:“其三,便是裴相那里,殿下终究是要和他面谈一次的,但是何时面谈,何地面谈,面谈的时候说什么,如何谈,这些都需要殿下有足够准备。”

若是不将这里面的关节全部说清楚,李绚恐怕李显落在裴炎眼里,只是一个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操弄的棋子。

很多事情看清楚了,熟悉了,等到自己上手的时候,才不会一无所措。

李显轻轻的点头,他知道,李绚所说的这些,已经是如今局面下,东宫可以腾挪的极限了。

这些年东宫里外,拉拢了那么多人,但究竟有多少能用,这次也能一次检验清楚,免得将来分不清敌我彼此。

……

李显突然苦笑一声,看向李绚说道:“王叔,孤是不是没用,做太子这么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全都不知道。”

李绚沉默了。

许久之后,李绚才幽幽的说道:“殿下是陛下和天后的儿子,陛下和天后何等之才,殿下的天资,亦是天下之冠。

如今,不过是人心险恶看的不透罢了,多加经历,自然能将一切运转如意。

裴相亦是天下英才,他虽然为人刚愎,但亦有护天之能,殿下亦可多加效仿。

至于臣……”

李绚轻轻一笑,说道:“至于臣,不过是得陛下拔擢,殿下信赖,才有一时浅见。

他日回到朝中,殿下肯用臣为国子之首,臣便为殿下教授无数英才。

若是臣能有一时侥幸,苟且山林,贪欢四野,亦有天地之喜。”

李绚有些憧憬的看向殿外,脸上满是希冀。

李显坐在一旁,看着李绚的侧脸,心中的一丝起伏,也在这一刻彻底平息。

收拾心思,李显开口道:“王叔刚才说用姚詹事,陆长史,苏司马,还有尚书左右丞,甚至窦翁,也都可以代替裴相……”

“殿下对于六部侍郎,尚书左右丞相,难道没有自己的想法吗?”李绚诧异的看向李绚,说道:“将来六部尚书终究是要换人的,殿下的口袋里,应该有能够替换的人才对?”

“有是有几个,但不多。”李显嘴角微微抽,笑的很勉强。

李绚顿时无语,李显监国也有好几次了,怎么能够提拔重用的人才一个都没有呢。

稍微沉默,李绚开口道:“殿下想必也知道,如今朝中,尚缺礼部尚书,如今封禅在即,礼部尚书之职不能空缺,那么便请殿下和东宫诸位同僚好好商议一番……或许明日,陛下便该确认这礼部尚书的人选了。”

“对,礼部尚书。”李显总算回过神来,自从武承嗣病逝之后,礼部尚书一直空缺。

封禅之时,无论如何都不可少礼部尚书。

如今朝野官员皆在洛阳,正是定下这件事的最佳时机。

“王叔有什么可推荐的人才吗?”李显抬头期盼的看向李绚。

李绚微微摇头,说道:“礼部尚书之事,臣就不参与了,东宫之中,即便是殿下不舍得放姚詹事,其他众位同僚,也有相互熟知能够推荐给殿下的英才,殿下不妨多接触一些。”

“王叔的意思,是让孤去和六部侍郎,九寺寺卿有所沟通。”李显眼神询问的看向李绚。

“殿下做事,不妨大气一些,可以明告诸臣,明日向天后推荐,诸臣自会通过东宫同僚,或者其他种种,向吏部推荐,如此不管何人最后任礼部尚书,都会念殿下的一份情谊。”李绚笑着看向李显,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

李显恍然的点头,却没有看到李绚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