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科举改制,太平长公主(2 / 2)

而事情的根本,竟然是因为李显的耳根子太软,最后导致局面失控。

后来的李旦登基,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刘仁轨,早已经年近九旬不会再管那些事情了。

他也根本想不到,李绚今日说的一切,不过都是托词罢了。

在皇帝注视下,全力挣扎,但从不奢望能够在和武后的斗争中获胜。

迷迷糊糊间,李绚睡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绚隐隐间似乎听到刘瑾瑜和刘舒璧在说什么。

李绚睁开眼睛,看向刘瑾瑜和刘舒璧,伸了个懒腰,问道:“你们在说什么?”

“没什么,是五娘的事情。”刘瑾瑜看向李绚,略带担忧的说道:“家里原本已经在和崔家商量五娘的亲事,但自从阿翁要致仕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崔家的动作就慢了下来,尤其昨日阿翁卸任尚书左仆射之后,他们更是没了动静。”

李绚皱了皱眉头:“崔家,是和谁?”

“崔日为,博陵崔氏第三房,沧州长史崔漪三子。”刘瑾瑜苦笑,说道:“博陵崔氏,门槛真高啊!”

李绚沉默了下来,很多事情,李绚都可以和崔氏的人进行商量,乃至于政治交易,唯独婚姻一事上,便是李绚也束手无策。

五姓七家,以门第自成体系。

其他人想要融入其中,必须要付出十几倍的代价。

皇帝打压河北世家,不是没有原因的。

李敬玄还好,起码李绚和刘仁轨提过,但武三思,刘仁轨根本一个字都没提。

赵郡李氏,便是有这般能力,而清河崔氏,在这方面还更要其上。

崔漪是博陵崔氏三房嫡系,他的嫡子,哪怕不是嫡长子,娶妻也优先在五姓七家之中选,之所以和刘家联姻,便是因为刘仁轨尚书左仆射的位置。

或许在他们的眼里,刘仁轨的尚书左仆射还能够坐几年。

但是昨日陛下突然将刘仁轨的尚书左仆射免掉,虽然升任他做太子太傅,但都明白,那不过是个荣养的职位罢了。

也就是还参知政事,加上从二品的官位,让他还勉强能够挂住大唐首相的脸面。

但是在崔家人的眼里,刘仁轨的位置,已经远远不如之前了。

五娘刘琼玉还想要嫁入博陵崔氏,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等等吧,后续或许会有好结果。”李绚轻叹一声,这事便是他自己都没有多好的办法。

刘家除了刘仁轨还能鼎立门庭以外,下一辈基本上没有太出色的人才。

选婿,不仅要看祖父一辈,父亲一辈也要看,什么时候能在什么地方给予足够的政治助力,这些才是那些顶级世家真正去考虑的东西,而刘家在这方面远远不足。

虽然说第三代,刘瑾瑜嫁给了李绚,但李绚是李绚,陇西李氏自有一套规则。

而且哪怕是陇西李氏的女子,想要加入博陵崔氏,也要被人挑了又挑。

高傲的顶级门阀,在这方面自大的可怕,因为那是他们数百年来继续占据时间优势最大的武器之一。

刘瑾瑜何尝不明白这一点,若是大伯肯放下一下脸面,去试一试稍低一些的门庭,便是陇西李氏,她也能想法弄来。

但可惜,博陵崔氏三房嫡系,她大伯怎么都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五娘的事情,让大伯去操心,但是霞儿和昭儿的事情,夫君,你就得操心了。”刘瑾瑜转身便看向了李绚,眼神中甚至闪烁着一丝危险。

李绚身体稍微坐起,然后说道:“放心,吾家女儿,绝对不会嫁给博陵崔氏子弟,而且霞儿是郡主,不是公主,婚姻上反而比公主还有优势。”

刘瑾瑜赞同的点头,公主的驸马虽然直接就是五品的驸马都尉,但前途却非常有限,起码宰相不会有他的位置。

但郡主就不一样了,郡主驸马是可以成为宰相的。

“对了,说起来,太平公主明日要来拜访,除了礼节,怕也是有什么事吧?”刘瑾瑜已经彻底的清醒了过来。

“还能有什么,无非就是薛绍的事情。”李绚摇摇头,说道:“薛绍为人看上去风流潇洒,但在处政能力上,却极为不足,说句不谙世事,都是在夸他。”

情商极低。

或者说向下的情商极低。

薛绍毕竟是大家子弟,对于琢磨上意,还是有些心得的,但往下,就差的远了。

这一年他在东宫做左春坊司直郎,做的一塌糊涂。

原本东宫指望他能够以家世,多获得一些中书省的决策信息,但可惜,薛绍能够拿出来的有用东西实在太少。

时间一长,东宫众人便已经看出他是个绣花枕头了。

“看样子,公主是想给他换个合适的位置,夫君你打算怎么办?”刘瑾瑜似笑非笑的看向李绚,这种事情太平公主来找李绚,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