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要武承嗣的命(2 / 3)

“曹王府参军杨善归,至今未有捕获,若能抓住他,那么一切都理顺了。”段宝玄轻轻点头。

杨善归也是将整个事件串联起来的关键人物之一。

如果说萧德琮,是暗中协助越王谋划一切,那么杨善归,这个前曹王府参军,就是在表面积极奔走,吸引诸方目光的人。

曹王,前监察御史周兴,布局在长安的混混,散布谣言构陷李绚,构陷武后,都是杨善归的手脚。

“弘农杨氏,怕也是被抓了不少人吧?”李绚抬头,看向徐豫。

徐豫点点头,说道:“杨善归本身在弘农就有不少亲近的同族,甚至就连鸿胪寺少卿杨善,也是他的堂兄弟。”

李绚瞬间轻叹一声。

杨善归是观王一脉,杨善,杨再思,杨执柔,这三个人也都是观王一脉,但这三个人都绝对不可能和杨善归有任何联系,甚至不可能共同图谋,但受到杨善归牵连,三人的仕途难免要更坎坷一些。

真正倒霉的,其实是中书侍郎杨武。

杨武任中书侍郎已有多年,但始终没有同中书门下三品,便是因为他本人的能力太过中规中矩,没有出色之处。

如今这一下,若是牵连到杨武,他的损失更大,因为他在中书侍郎这个位置上已经有七年了。

再有三年,按照朝制,他这个正四品上的中书侍郎,即便是不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将升任从三品的官职。

御史大夫,国子祭酒,六寺五监长官,上州刺史,下州都督,甚至大都督府长史,也任由他挑选。

若是此事牵连到他,他的前途就完了,甚至能保住现在中书侍郎的位置,也要感谢陛下开恩。

不过有更大的可能,这位在中书省向来隐形的中书侍郎,会被致仕。

……

“杨家倒霉,萧家岂不是更惨。”李绚站在大理寺狱门前,摇摇头,说道:“一个兵部侍郎,一个右卫中郎将,还有五个地方刺史,全部都被免职,家产被抄,萧家经过此番,怕是数十年都难以再翻身了。”

段宝玄神色逐渐平静了下来。

兵部侍郎萧德昭进入大理狱,右卫中郎将萧守道被暂时解职,职位由右卫中郎将燕涛接管。

相比于其他被直接免职的萧家子弟,萧守道如此,已经是皇帝看在他是自家外甥的份上了。

可即便如此,一旦找到牵连证据,也一样要受审。

萧家牵涉到谋逆大案,即便是能够度过眼前这一劫,到了日后,也一样会被影响。

后世之君,看到萧家,难免就会想到今日之事,日后少不了要多想。

相比于杨家,萧家要倒霉太多了。

段宝玄点点头,说道:“诸事虽然有些麻烦,但案情毕竟是清晰了,也没有造成更大的死伤,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不错,不管如何,一切按律处置便是。”李绚微微拱手,平静的笑道:“不管如何,日后都是诸位的麻烦。”

“王爷真的是……”段宝玄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今已经是十二月上旬,李绚一个月后,就要启程返回蕃州,如今朝中的这场风雨,怎么都和他无关了。

他成功的躲开了这场由他亲手掀开的风暴。

“说不定陛下会让此案,在年前了结,说不定还要麻烦王爷。”徐豫似笑非笑的对李绚拱手。

李绚顿时无语,但还是苦笑着拱手道:“如此,若是有什么不明之处,二位可随时找人来唤绚。”

“真要有事,少不了要麻烦王爷。”段宝玄和徐豫同时拱手。

“绚要去缴旨,如此,先告辞了。”李绚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骑马前行大明宫,经过礼部的时候,李绚深深的往里看了一眼。

一切平静。

就好像武承嗣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样。

李绚之前跑了一趟大理寺。

段宝玄和徐豫,丝毫没有提及到关于武承嗣的事情。

看得出来,不管他们知不知道武承嗣的案子,皇帝都没有要将武承嗣的案子和萧德昭的案子合并处理的打算。

似乎有一点冷处理的趋向。

李绚的眼底露出一丝冷笑,他这一次好不容易才将武承嗣的事情,借助越王谋反案掀出来,哪会那么容易让他平息。

武承嗣的案子一旦挖掘开来,出事的,就不仅是武承嗣一个人,还有韦家,杜家,以及其他牵涉其中的家族。

看起来似乎并不好处理,但实际上正是因为牵涉的势力太多,反而会让皇帝从心底深处忌惮起来。

这才是真正要人命的东西。

……

丹凤门下,李绚拱手站立。

四周等候的百官,目光落在李绚身上,眼底满是忌惮。

就在这个时候,丹凤门下,一名内侍快步而出,一甩拂尘,高声喝道:“陛下有旨,宣彭王觐见。”

“臣彭王绚领旨,陛下万寿无疆。”李绚沉沉的吸了一口气,然后迈步跟着内侍朝着宫中走去。

绕过含元殿和紫宸殿,李绚被直接带到了蓬莱殿。

蓬莱殿中只有皇帝一人,一身的湖色轻丝绸袍,金色的发箍将长发竖在脑后,脸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