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皇帝密旨,旨到启程(2 / 3)

笑,说道:“此事妥当。”

李绚点点头,姚懿是想明白了,东宫如今的问题所在。

《汉书》。

李绚早就说过,东宫要编修《汉书》,但实际上多年以来,东宫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动静。

虽然前有《切韵》,后有隐田诸事,但许多人都能看的出来,东宫根本没有编修《汉书》的打算。

让很多人不由得感到惋惜。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在等着看东宫和天后冲突的热闹。

想看是不是还有一个太子被废。

不过李绚一直都保持冷静,而且他常年不在长安,其他人想要在他身上做文章都不容易。

至于李显,他才没有那么心思去编修什么《汉书》,光是吕后两个字就足够李显打消所有的心思。

东宫的其他人,有不少甚至都直接是天后的人,更不会去编修什么《汉书》。

若是有人真的劝说太子去做这些事,他们立刻就会将消息告诉天后。

之后,自然会有人处置。

但事情也不能就这么拖着,太子弘文馆的很多人都是需要作出成绩的,这个时候,编修一本《永隆文选》倒也妥当。

“到时候,王爷的大作,说不得就会位列其上。”姚懿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绚摆摆手,看向前方说道:“叔父,请,过了剑门关就是蜀中了,一入蜀,便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是!”姚懿点点头,然后跟着李绚一起进入了剑门关。

……

剑门关在广元,过了绵延险峻的蜀道,最终抵达梓潼县,便已经入了绵州。

绵州西北便是彭州,彭州西为都江堰,东为成都。

一行人并没有前往成都,而是直接前往彭州。

回到蜀中,李绚的神色都和缓了许多,也不再时常骑在马上,作一副随时警惕的模样,反而经常坐在马车上,和妻妾一起逗弄儿女,整个人仿佛彻底的放松了一下。

李昭德看着这样的李绚,心中叹了口气。

这样的南昌王,这样的彭王,右卫大将军,太子宾客,恐怕不知道多久都没有人看到过了。

李昭德任彭王长史,自然要将李绚的一切履历全部查个清楚。

李绚这些年来回征战不休,只有在长安的时候,才能稍微松缓一些。

但长安那种地方,哪里是什么休养之地。

怕是在自己床上,也是日日算计不休。

只有回到蜀中,才能真正的让人放松下来。

一路行来,李昭德最佩服的,就是李绚的敏感。

就是明暗之中被人盯着,他也等迅速的察觉过来,让李昭德想要更多观察的心思落了空。

目光扫过跟随在李绚身侧不远处的苏宝同,李昭德瞬间就收回了心思。

目光看向眼前大美的蜀地风光。

……

十月中,草木翠绿,天气微冷。

远处的视线尽头,一座小城出现在县城边缘。

彭州王子城。

“彭州并不大,只有九陇、绵竹、盘龙三县,州治在盘龙县,王子城是贞观十年,先帝命人敕造。”李绚简单叙述,同时指向西边的山脉某处,直接说道:“那里便是都江堰,和都江堰正面的东面,便是成都。”

彭州正好就在都江堰和成都的中央,甚至还要靠近成都一些。

姚懿轻轻点头,今夜他就要在彭州过夜,明日去益州大都督府拜访。

虽说治理诸事,潘州直接对长安负责,但很多商贸往来,都是要经过成都才能送往各处。

更何况一旦有事,益州大都督府立刻就会执行对各地的管辖权,还要长安诸事。

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孝逸,如今还兼任右千牛卫将军。

地方政事,很多如果有益州大都督府出面,也将会方便许多。

说话之间,两丈高的城池已经出现在眼前。

李昭德目光扫过,城池从城门口蔓延出去左右各有将近两千步,想来南北也是一样。

这座城池虽然没有县城那么大,但也绝对是一座庞大的堡垒。

长城城中的相王府和太平公主府,也不过这般大小而已。

半个坊。

眼下这座城也有半个坊大小。

但这里却并不逾制,因为当初建这里的时候,彭王本就是亲王。

而且这里还是太宗皇帝亲自下令敕造。

李绚不过是继承而已。

“东半城是官廨,王府正堂,长史官廨,司马官廨,各司参军,还有五百亲卫的营房,演武场都在这里。”

李绚指向东半城后方,说道:“长史的住所在东北侧,王府后院其实是在西侧,长史先熟悉一下环境,休息一下,明日去成都见梁郡公。”

“喏!”李昭德拱手,然后又说道:“彭王府属地之事,下官已经理出头绪,还请王爷过会和下官相对。”

“好,本王安置好就过来。”李绚微微点头,嘱咐王府的管事协助来人安置,这才前往西院。

他一家人这两月都要住在这里。

……

长史官廨,李昭德从怀中将秘盒取了出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