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太子亲迎,百官恭候,南昌王回京(2 / 3)

之中,看上去威风凛凛。

不是他最常穿着的黑衣黑甲,那套战甲太过肃杀,如今回京,还是着右卫将军甲胄为好。

“都出去吧,本王独自待会。”李绚微微摆手,包括李竹在内,其他人全部退下。

走到了桌案之后,李绚平静的坐下。

眼前是空荡荡的舱室,打开的窗户外,是两岸的田野,还有无数的骑兵。

收回目光,李绚不由得郑重起来。

曹王李明之死,根源还在皇帝身上。

皇帝先是废李明为庶人,然后才暗示谢祐,但谢祐做事做的太粗糙,直接没有任何理由就将李明给逼死了。

事情弄的这么难堪,皇帝自然不会念谢祐什么好,甚至要将他押往长安,三法司论罪。

这种事情,皇帝自然不会留下什么手脚,甚至这件事情很可能至始至终都是武后在操作。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如果真的被抖漏出来出来,到时候牵扯到的只会是武后。

李绚不由得轻叹一声,皇帝这手段啊,轻而易举就让武后将谢祐送上了死路。

曹王李明的事到此结束,李绚不会再多说什么,宗室也不会有人再多说什么。

但这件事情却没有到此结束,因为这件事情还牵扯到另外一个人,废太子李贤。

曹王被贬为零陵郡王,本身就是因为牵扯到了李贤谋反案。

如今再被废为庶人,也是因为常州谋反案。

那么废太子李贤,和曹王,和常州谋反案,有没有关系?

这个问题太敏感了,敏感到了所有人都不敢提的地步。

……

李绚抬起头,看向窗外,田野尽头依旧没有长安的影子,李绚不由得放心下来。

他有些记不清李贤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

是在李治死前,还是在李治死后?

是在李显被废之前,还是在李显被废之后。

如果说是死在李治死前,那么就说明李贤是真的又牵扯到了什么,如此,真正要他死的人便是李治了。

不过这不大可能,以李治对李贤的控制,经过了曹王之事,如何还会让李贤再接触什么。

所以很可能是在李治死后,武后或者是李显对李贤动的手。

武后对李贤动手再正常不过,因为哪怕是李治还活着,李治要杀李贤,也只会用武后这把刀。

李显对李贤动手,恐怕还是做了皇帝之后心有猜疑了。

人心啊,便是李绚对李显未来的心思转变也没有什么办法。

一旦做了皇帝,任谁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轻轻的敲敲桌案,李绚收回思绪,那些都是李显登基以后的事情,李绚现在需要做的,是增强他自己的力量,增强李显的力量,用来对抗武后的威胁。

李绚抬头,看向对面铜镜当中的自己,他心里清楚,自己马上就要嗣彭王,同时任蕃州都督,再加上检校右卫将军,他明面上能够掌握的权利已经到了极限,即便是将来回朝任礼部尚书,也比不过此时。

所以,在官位上,他不会有更多的追求,甚至还要小心不被其他人盯上。

王德真刚才的提醒就是这些。

至于其他,应该就是要在文坛上有所进益,修书是最好的手段。

李绚脸色苦笑,《汉书》还是不能动,起码李治活着的时候不能动,至于李显登基之后要不要修,还要看李显的态度。

那么就得想办法修其他书……

朝堂之中,裴炎、王德真相继为相,东宫表面上自然要和宰相保持距离,但在私底下……

裴炎,要不要和裴炎拉近关系呢?

李绚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裴炎日后会和武后联手,废掉李显。

如果将裴炎拉到李显的阵营当中,那么对武后造成制衡是必然的,但最后会不会直接压倒武后,让李显彻底坐稳皇帝的位置。

如果真的这样,李绚恐怕就只能做一辈子的忠臣了。

李绚随即笑了,忍不住的摇摇头。

即便是他到如今都没有摸清楚武后在朝堂之上究竟有多少的底牌,如何能够谈胜。

更别说裴炎的野心本就不弱,不然也不可能在原本的历史上,主动去推动废帝。

李显将来和裴炎必生龌龊,他们两人即便是再合作,也必然最后败于武后之手。

所以在李治未死之前,李绚要尽力的推动两人联合,抗衡武后。

李绚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轻声自语道:“陛下,臣一定让太子坐稳天下。”

……

宏伟的长安城再度出现在视野之中。

一身红衣金甲的李绚站在船首,其他王德真,杨执柔,黑齿常之,孙仁师,史暕,勃伦赞刃,论弓仁,唐真行,丘贞沐,李多祚,南炬,崔鼎,周乾,燕涛等人,都各穿盔甲和官衣,各自都从船舱之中走出。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都是难以压制的兴奋和激动之色。

他们每个人这一次回京都将受到朝廷的封赏,而且是极大的封赏。

灭国之功,又岂是轻易。

尤其是那些都有好几年在前线没有回到长安道人,神色更是激动。

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