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大唐首相之争(2 / 2)

和其他宰相的意见,但如果皇帝做了决定,那么所有人都只有接受的份。

裴炎沉默了下来,双手握在一起,眼神微眯。

李绚顿时诧异,问道:“叔父不会是真的想去任中书令吧?”

裴炎微微笑笑,只是笑容有些勉强。

李绚顿时有些诧异,他深深的看着裴炎,脑中略微思索,便已经恍然的明白了过来。

裴炎,薛元超。

李绚自己刚才就已经快说到点子上了,但他自己又把话岔了出去,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薛元超不愿意裴炎进入中书省,李绚曾经想过原因,或许是薛元超忌惮裴炎手段过狠,或许是有徐州或者哪里的人求到裴炎身上了,但现在看裴炎是真的有意进入中书省。

两相对比,情况自明。

大唐首相。

刘仁轨去年就说过,他很有可能要致仕,那么刘仁轨致仕之后,尚书左仆射谁来做?

如今的局面,基本上可能就两人,李敬玄和刘审礼,他们二人是同一批入政事堂的。

那么他们两人之后,便是薛元超和裴炎。

薛元超虽然是皇帝亲信,文坛声名远博,但实际在处政上多有不如裴炎。

由此这一次裴炎在徐州事上,处理手段果断坚决,深得皇帝欣喜。

如果这一次裴炎能够把握住机会,进位中书令,那么将来在尚书左仆射位置上,也可以和薛元超争一争。

薛元超自然不敢让裴炎超过他,一旦让裴炎坐到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那么起码十年之内,薛元超是不用想了。

至于日后,说不得就会有新人冒头出来,薛元超或许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看看现在,刘仁轨做尚书做仆射,郝处俊,戴至德,赵仁本这些人,一直被压的死死的。

薛元超对裴炎的目的看的比李绚明白,故而,当裴炎想要进中书省的时候,薛元超这才千方百计的想要阻拦。

……

李绚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随后,他轻轻摇头,说道:“叔父所言的确有理,然而恐怕陛下是真的想让叔父去门下省,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太子。”

裴炎眉头一挑,诧异的看向李绚。

李绚轻声说道:“无论如何,叔父总得给太子一个提拔叔父的机会。”

裴炎听到这里,脑海中瞬间闪过一道人影。

李積。

贞观二十三年,先帝太宗皇帝病重,原本任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李積,突然被贬为叠州都督。

同年,太宗皇帝病逝,李治即位,召李積入朝,然后任洛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升任尚书左仆射。

裴炎顿时就明白,如果这一次,自己坚持要和薛元超争,那么将来,李治病重,搞不好就会学先帝一样,先将他贬出朝中,然后再调回来。

裴炎可不敢保证自己有李積的能力,被贬为叠州刺史,还能被调回任洛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更别说在次年就升任尚书左仆射。

这种事情,他不敢赌。

皇帝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裴炎也只能接受,至于将来,一旦离开中枢之后,后续怎么发展,就不掌握在他的手里了。

如此一来,还不如裴炎老老实实的做侍中,给太子一个提拔他的机会。

“多谢王爷。”裴炎抬起头,对着李绚拱手:“多谢王爷提醒。”

“叔父客气了。”李绚上揖还礼,然后说道:“叔父在徐州的事情,与朝中关系不大,但为了大局,还请叔父暂受荣辱,此事还需下手重些,若是有些不忍,那么就将一些人发配到逻些道军前,绚来亲自调教。”

看着李绚阴冷的面容,裴炎顿时就知道,李绚绝对没有轻易放过这件事情的意思。

清查隐田本就是他提议的,根本目的便是朝中的赋税,他又岂会因为薛元超的事情,来真的求裴炎收手。

“裴某知道该如何做了。”裴炎微微点头。

李绚站了起来,拱手道:“若是如此,那么绚便告辞了,今日彤儿还在临淄郡王府探望代王妃,绚正好接彤儿回府。”

裴炎顿时就笑了起来,裴诗彤现在还是李绚的侧妃,他和李绚本身就不是外人。

更别说,还有临淄郡王和裴妃的关系。

“如此,裴某就不送王爷了。”裴炎站了起来,拱手道:“如此,还请王爷替裴某向代王妃致歉,朝事要紧,裴某年后再来探望代王妃。”

“绚告辞。”李绚拱手,刚要离开。

这个时候,裴炎突然开口:“有件事情,王爷需要小心,这一次王爷如果真的劝裴某在徐州事上收手,那么恐怕对王爷声誉有损。”

李绚转身,深深的看向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