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太子左庶子,勾连指使(2 / 3)

打开一看:“侄高巍启。”

落笔写的,郯襄。

郯襄公,张大安,太子左庶子张大安。

这封信,是太子左庶子张大安,写给高巍的信。

李绚赶紧低头,认真阅读这份信件,很快,他的脸色就彻底的变了。

在这封信中,张大安先是提到了他父亲郯国公张公瑾和高巍祖父高士廉之间的同僚之情,因为张公瑾和高士廉,全都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之后,张大安又提到,最近一段时间,东宫虽然有不少的人情往来,但对真正的贤才,依旧是求贤若渴的。

皇长孙出世以来,东宫趁机拉拢了一大批朝中五六品的官员,但这些人当中,真正出色的能才并不多,甚至有相当不少,是一批世家勋贵子弟,能力平庸。

张大安对高巍说求贤若渴,是个人就明白,这里面的贤才,说的就是高巍。

到这里,张大安突然话风一转,说起了别的事情。

起初是一些朝中琐事,突然他就提到了刘审礼的事情,说他这一次回来,必然会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升为宰相。

随即又提到惋惜,惋惜刘审礼只能以工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若是能直接升为正宰相,那样就更好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用很隐晦的话,说出了,如果刘审礼能够正宰相,那么后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顺序升迁,这里面就有高巍的一份,而且位置很高。

就比如太子舍人。

即便是李绚,看到太子舍人这几个字的时候呼吸沉重了下来。

更别说是高巍。

随即,在信中,张大安又提起来诸位宰相的身体,尤其提到了郝处俊。

郝处俊的事情,虽然没多少人知道密卫在其中的手脚,但其中所用的手段也是人所共知的。

朝中诸位正宰相,刘仁轨,戴至德,郝处俊,李敬玄,赵仁本和张文瓘。

刘审礼想要升为正宰相,只能是他们当中有人让一个位置出来。

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那些都是朝中宰相,哪是那么容易下手的。

对于高巍而言,最好下手的,就是他未来的岳翁,侍中张文瓘。

……

“你是怎么想的,那是你未来的岳翁啊。”李绚猛地一脚狠狠的将高巍踹倒在地,脸色无比的愤怒。

高巍立刻就被踹翻过去。

手足虽然被死死的绑住,但他脸上咬牙的倔犟不忿,已经说明了许多。

狄仁杰站在一旁,目光冰冷的说道:“他是不成器的,就算是成为张公孙婿,张公也不会给他太多帮助,最多平级调个参军司马,和太子舍人可没得比。”

如今,皇帝和武后治世,即便是宰相家族,能有的恩荫也不多。

更别说,如今朝中宰相也不少。

张文瓘的几个儿子,能够两个儿子为州刺史,两个儿子做少卿少监,已经是他一生的努力,还要加上祖辈余荫,自身才学才行。

就这,已经耗尽了张家的恩宠。

高巍即便是成了张文瓘的孙婿,也获得不了多少帮助。

而且他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就算是有些帮助,也还不如让他在尚乘奉乘上厮混。

张家帮不了忙,高家同样帮不了忙。

高家自从高士廉病故,高履行涉嫌谋逆被贬以后,就逐渐的走下坡路。

高真行虽然是右卫将军,但实际却是个不管事的。

高审行的情况好一些,户部侍郎,还能有些权利,但前途已经到顶。

高家真正寄托了全部资源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高履行和东阳公主的儿子,申国公循州司马高琁,一个太子典膳丞高岐,他是太子亲信。

想到这里,李绚眉头紧皱起来,死死的盯向高巍问道:“说,这件事情,高岐有没有和你说过什么?”

“这事和大郎没有任何关系。”一个愤怒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随即一身戎装的高真行和一身绯色官袍的高审行,大踏步从门口走了进来。

四周的千牛卫刚要阻挡,李绚微微摆手。

这两个人,本身就是他让人去官廨叫回来,来的就是亲眼见证这一切。

“王爷,狄御史,徐少卿,裴兄。”高真行和高审行对着众人相继拱手。

李绚平静的点点头,说道:“二位回来的正好,看看这封信吧。”

李绚没有丝毫在意,就将信件直接递给了高真行和高审行兄弟俩。

高真行第一时间将信件拿了过去,然后仔细的阅读上面的每一个字,看完之后,他忍不住颤抖的将信递给了弟弟高审行。

“砰”的一声,高真行狠狠踢在了高巍肩膀上,一脚再度将他踢翻出去,同时喝骂道:“你个孽畜,你自己做下乱事,难道还要胡乱攀扯你二哥和你爹吗?”

高审行刚要劝阻自己哥哥,毕竟那是他的儿子。

可听到高真行这么一说,高审行顿时就愣住了。

高巍是他的儿子,高巍谋害张文瓘,谋害当朝宰相,高审行这个做父亲,同样少不了要被牵连。

要知道高审行其实刚刚调为户部侍郎不久,立足未稳,如果这个时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