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南昌王有些能力,但仅此而已(2 / 3)

酌起了这位青海国王的世子。

李治轻轻一笑,随后说道:“还有便是明年的粮草之事,无论如何,你都要做好前期粮草缺乏的准备,朕要顾及大唐整个天下,不能只盯着青西一个方向看。”

“说一说,南昌王,你还有何法可解决粮草问题?”武后突然间来了兴趣,她想看看李绚除了购买和用盐换粮的手段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以解决粮食危机的方法。

但青稞一年一季不说,而且产量不足,即便如此,也好过牛羊。

“他们要派多少兵?”李绚瞬间就抓住了事情的要点。

安乐州都督、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经历了当年的吐谷浑灭国,又在大唐生活多年,年龄已长,虽然同样渴望复国,但也无非就是个复吐谷浑国的名头罢了,并没有称霸整个吐谷浑的野心。

“南昌王,朕觉得,你似乎是真的不喜欢安乐州都督一家?”李治突然间提起了慕容氏父子。

更加严重的高原瘴,更加险峻的山道,长达两百公里崎岖难行的粮运通道,将会成为大唐致命的要害。

“不要做如此为难之色。”李治摆摆手,神色肃然的说道:“朕曾经说过,拿下兴海,便将在曲沟设立新州,到时,曲沟,兴海,贵南,同德,同仁,泽库,朕全部给你,让你做新州刺史。”

李治平静的摇头,说道:“将河南地划入河州,贵德化入廓州,西边还有安乐州都督,军需命脉皆在朕手,他能如何?

南昌王是有些能力,但仅此而已。”

“多少?”李绚忍不住的高声尖叫了起来,随后他赶紧拱手请罪:“还请陛下恕罪,臣失礼了。”

“安乐州都督当不至于此。”李治摆摆手,有些好笑,李绚似乎逮着机会就给慕容氏上眼药。

“如此,大唐便成了吐谷浑和吐蕃之间的屏障了。”李绚瞬间就想到了此事的坏处。

李治忍不住的笑了:“这不正是你一直想要的吗?”

李绚只能苦笑拱手:“喏!”

如此,便可以预见,明年一战,比之今年还要更加血腥残酷。

“朕多谢陛下,臣必定尽心竭力,拿下吐蕃。”李绚深深的躬身。

李绚立刻拱手道:“陛下英明果断,吐谷浑的精兵,若是编入我大唐士卒当中,当有一战之力。”

“那得造船,还得从江南调集更多军力过去。”武后转头看向李治,说道:“如今,扬州的六千兵力,也调入南昌王麾下如何?”

“不必如此。”李治摆摆手,说道:“即便是朕,在知道吐谷浑想要调集两万骑兵进入青东的时候,也是无比惊怒,不过朕很快就明白了,这不过是试探罢了。”

“另外,便是青海湖。”李绚抬头,看向李治和武后,拱手说道:“陛下,天后,青海湖,宝库也;若全部捕捞,可得万吨鱼获,足够弥补大量军粮所需了。”

……

李治平静的说道:“要粮的确是要粮,但要的是军粮,军前效力,自然要由大唐提供粮草。

李治点点头,说道:“好了,你退下吧,到了青西,注意和安乐州都督相处,但彼辈若有不臣之举,朕许你先斩后奏,便宜之权。”

偏偏后来,慕容诺曷钵又空口白牙的想将这十万牛羊要回去。

“你想要吞并吐谷浑的想法,暂时就不要说了。”李治摆摆手,说道:“吐谷浑复国乃是大策,不能改变,但吐谷浑势力,只得西进,不得东窥。”

李治从一旁拿起一本奏折,放在御案上,然后看向李绚说道:“这是安乐州都督前日送到长安的奏折,他们希望能派兵前往青东,协助左相平灭兴海……”

起码这六千人的军粮消耗是省下了,甚至他们可以将沙肃道和甘凉道的粮草运输抽一大部分从青海湖走。

“嗯!”武后微微一愣,随即放松的说道:“那南昌王的威胁,将会彻底减轻。”

慕容诺曷钵开了口,按道理讲,大唐无论如何都应该意思一下。

慕容忠虽然看似臣服,但心中另藏桀骜,这一点李绚早就反复提及,他对慕容氏的观感不好就来自于此。

“他说,若效霍去病故事,他能在五年之内踏平逻些,但若是朕要他一步步的占领,治理吐蕃之地呢?”

甚至他们还用李绚不同意作为借口一直挡着。

慕容氏或许在吐谷浑族人之间,拥有不俗的威望,但威望仅仅是威望,在实际上的饥寒之下,起不了半点作用。

但慕容氏须调三千精锐至青东,三千换三千,如此,谁也不亏。”

曲沟,兴海,贵南,同德,同仁,泽库,一共六县,人口不说,但六县足够一中州辖地了。

“臣明白。”李绚的呼吸越发的凝重。

小麦和水稻都无法在高原上生长,高原上唯一可以提供作为军粮的,除了牛羊,便是青稞。

如果真的再有旱灾发生,那么大唐和吐蕃之战,不仅必须后退,甚至还有溃败之险。

不过此事没完,你之前不是提出一月粮草给慕容氏吗,可以给,但你亲自要带三千士卒,和慕容氏一起西进。

前面有论钦陵,侧面有慕容氏,李绚就算是西北王,也不过是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