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不治乌海,陷阱慕容氏(2 / 3)

意思,不治乌海。

果然,前面李治已经开口:“南昌王!”

“臣在!”李绚上前,肃然拱手。

“说说吧,前线如今是何种情况?”李治身体微微靠后,似笑非笑的看向李绚。

如今的青藏高原,高原瘴频发。

芒松芒赞既殁,论钦陵返回逻些已成必然,若是能够在论钦陵返回之后,在乌海山道之中,用水铺路,冬日天寒,必然结冰,从玛积雪山山顶到山地的两百里狭窄山道中,铺结冰路,则吐蕃下山之路断矣。”

“陛下,前线难以同时在大非川和兴海展开,无非是因为乌海和兴海可以同时两路出击,相互支援;但只要将乌海和兴海一路彻底堵死,那么大军便可以全力针对一路。”李绚神色肃然。

“张相怎么也关心起户部之事了。”李治有些无奈的摇头,之后又看向戴至德:“戴相。”

“哪里?”李治忍不住紧跟着问道。

“可先供一月粮草,若是一月之后,他们能和甘凉道大军汇合,便供给余下,若是拿不下,或者故意迁延,那么以欺君论罪,拿下伏俟城。”李绚的神色闪过一丝狠辣。

“也并非就完全无法可行。”李绚很平静的摇头。

“陛下。”戴至德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说道:“究竟能不能打,如何打,还需参考前线的实情。”

“乌海。”李绚深吸一口气,认真的说道:“陛下,乌海险远,对大唐如此,对吐蕃亦是如此。

检校兵部侍郎高侃率先站了出来,看向李治,拱手说道:“陛下,兵法而论,擒贼擒王,如今论钦陵返回逻些,虽不等同被擒,但吐蕃军前群龙无首已是事实,臣认为,当择机攻伐乌海,在吐蕃高原站稳脚跟。”

“张相。”李治转头看向来张文瓘。

上面,武后同样郑重的看着李绚。

“如果他们真做成了……”

兴海,伏俟城左右两侧,可以同时威胁到大唐侧后,伏俟城李绚解决了,但还有兴海。

后面的李绚顿时感到一阵牙疼,戴至德真的是只老狐狸。

兴海另外有一条路上,但那里绕远,山道也更加难行。

李治眼睛一亮,好奇的问道:“有什么办法?”

“平原郡公、”武承嗣站了出来,他先是对皇帝和武后拱手,然后才又看向高侃说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高公身在兵部,军粮调转情况如何,高公心知肚明。

“曲沟。”李治点点头,说道:“你说过,曲沟是否建立新州,要看能否拿下兴海,那么今年能拿下兴海吗?”

皇帝之所以将李绚从前线调回长安,目的就是为了现在,他是最了解前线战况的人。

稍微停顿,李绚接着说道:“右卫,右屯卫,负责转运粮草,同时修建曲沟新城。”

“若是能拿下青西盆地,我朝将有更多的东西获得,运回朝平抑粮价。”武后转头看向李治,李绚的这个策略,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不亏的。

“可行!”张文瓘,戴至德,高侃三人同时点头赞同,

武承嗣微微一愣,他侧身看向身边,元万顷和范履冰相继点头赞同。

“喏!”李绚拱手,看向众人,认真的说道:“如今大军在青海,主力三分。东线,左领军卫,突厥部,两面夹击吐蕃东线兴海县;中部,左卫主力屯兵大非岭,右骁卫六千主力协助;西部,左骁卫,右豹韬卫屯兵伏俟城。”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李绚身上。

“可行!”郝处俊突然开口,点头赞同。

这是平原地带之人,来到高原之后,必须要经历的高原压力对人体器官的作用,谁都没办法避免。

有他在吐蕃前线,吐蕃大军便如同铁板一块,难寻缝隙。

即便是李绚,最多也只能做到在士卒得病之后,帮他们尽快到恢复,但他没办法彻底解决高原反应,更别说是杜绝高原反应的发生。

“好了,便如此。”李治点点头,说道:“青东青南便如此定下,那么接下来便是青西吐谷浑,南昌王建议让慕容氏西行,前日,慕容诺曷钵已经回函,可行,但需要朝廷调粮草支应,南昌王,你如何说?”

何堦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末将觉得平原郡公有理,若是要在吐谷浑彻底站稳立足,乌海必须拿下,而拿下乌海的最佳时机,便是现在。”

“郝相?”李治转头看向中书令郝处俊。

李治认真的点点头,也不表态,而是继续看向元万顷:“元卿!”

所以在乌海和北边大非川之间的玛积雪山山道中铺设结冰,吐蕃骑兵北下的路,就难了。

一瞬间,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也全都落到了李绚身上。

“占据乌海只是第一步,紧跟着,自然继续向前,攻伐吐蕃其他之地,在高原建立稳固基地;这样来年,高原瘴对我军影响越来越小,我等才有机会在高原获胜。”高侃提出来一个难以辩驳的理由:高原瘴。

“天后英明!”在场众臣同时拱手。

历来算计精明的武后都如此说,在场众臣便更无意义。

“好,就如此办理。”李治点点头,然后神色肃然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