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右卫将军,南昌王绚(2 / 2)

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颇有感召。”

这个时候,在前线做的出格一些,杀上几个人,谁也不会多说什么。

好在青东山川颇多,地形狭窄,双方的军力都施展不开,只要不是冲出青东山地,优势在我。

“那么第三个点呢?”周乾忍不住问道。

很快,总管府就空了一半。

掌握在吐蕃高层手里,潜藏在不知名角落的死桩,不和外界联系,深深隐藏,这才最有可能获得最致命的消息。

李谨行率右领军卫大军离开州城,前往临夏城西,独孤善率三千右卫大军进驻黄泥湾军营。

毕竟有荥阳郑氏前例在先,谁敢胡来。

每个人肩头上的压力都很重,没有人轻忽半点。

瞬间,李绚和李谨行已经同时看向了元明,河州刺史顿时就感到一阵的头皮发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三个穿着黑色粗布的,粉尘仆仆的中年人,也跟着进入到了河州城。

所以,他们终于还是要杀出去的,可到时,如果不能够和正面的裴行俭取得联系,同时杀出,那么他们这一万人,就等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请王爷指教。”元尉立刻肃然起来,甚至就连一旁的元明,也都认真的听着李绚的话。

一队千牛卫紧紧的跟在李绚的身后,缓慢的朝南门之外走去。

“大军从廓州杀出之后,吐蕃必然从青南偷袭廓州,丘郎将,到时你率一千兵卒,协助守城。”李绚看向丘贞沐。

元明作为河州刺史,他是合格的,在河州根基深厚,有认真配合朝廷粮械转运,但只是合格。

余泽,贺知章,诸葛明辉等人,坐在两侧矮几之后,快速的记录李绚说的一言一行。

程行谋中状元之后,陇右百姓欢腾喜悦甚于往常。

“绚见过元使君。”李绚坐在马上,对着元明拱手行礼。

李谨行一身黑衣黑甲,肃然的站在营门前。

为首那人,轻轻的撇了撇小胡子,眯着小眼,看向城门之上。

“大将军放心,绚必定保证粮草及时安全运到,保证大军作战所需,绝不延误。”李绚的神色已经完全肃然了起来。

但这些人也有以致命的要害,那就是他们不和外界联系,导致他们获得的情报送不出去。

皇帝派他们来,一万五千人,大量的粮草军械,不是仅仅让他们干扰吐蕃的,他们要发挥作用的。

“本王也会随同前往,本王离开之后,独孤中郎将坐镇河州,千牛卫周乾配合,有干扰粮道者,即刻下狱,破坏粮道者,斩!”李绚转身看向了独孤善和周乾,两人同时上前拱手道:“遵令。”

或者更直接的说,是靠他元明能够为朝廷做到什么。

他们这一支偏师,李绚麾下有五千右卫兵卒,负责后勤诸事;李谨行率七千右领军卫精兵,逆黄河而上,出廓州,至青海湖南;右领军卫中郎将黑齿常之率三千军,南出河州,上高原,然后绕远路,抵达青海湖南。

元明想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但是如今的河州,他不一定说了算。

……

军形展开,但又丝毫不乱。

“虽是新军,但江南百姓效力国家的信念是一样的。”李绚看了右卫军阵最前方的金甲将领,沉声说道:“独孤中郎将颇有水准,三千多人,携带军械粮草,准时抵达河州,也是一功,”

李绚似笑非笑的看了元明一眼,最后一打马,迅速的朝黄泥湾军营而去。

他心里明白,自己是被拿捏住了。

但在他们对面,吐蕃号称三十万聚集于乌海四周。

李绚率先而行,刚出南门,李绚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马上的河州刺史元明,还有一旁的元尉。

一名千牛卫恰好站在了城门之上,双方双目对视,千牛卫微微点头。

可如果不冲出青东山地,他们这一支偏师,最多也只能起到干扰的作用,效果有限。

“若是本王所猜不错的话,明年科举,进士录取人数恐怕比今年还要多一些。”李绚转头看向元明,点点头,说道:“就像是今年科举,录取人数也比去年还要多好几个一样。”

看着东南方逐渐聚集,排布阵型的右卫步卒,李谨行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看向身侧的李绚说道:“听说王爷在杭州训练三月,最后训练出了这三千杭州卫,如今他们能够不缺一人的从长安准时抵达河州,已经足见不俗了。”

进士名额哪有那么容易得到的,就算明年扩选,也不过多三两人而已。

天下世家虽然不满,但好在这一次科举录取名额多于从前,抱怨两句,也就偃旗息鼓了。

丘贞沐同时上前拱手:“末将遵令。”

“本王率一千骑兵,一千杭州兵,跟在右领军卫大军之后,随时保证粮道安全,同时随时支援策应。”说完,李绚站了起来,看向众人,沉声说道:“诸位,此战,大唐必胜。”

“大唐必胜,我军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