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道源上清宫法会(2 / 2)

、弘道或归葬的宫观,这里自然是一处。

当年道祖西出函谷关后,曾经青羊宫现身,后来又到青城山,都曾有所讲道,故称一句道教祖庭也是无疑的。但严格来讲,却只有洛阳上清宫和鹿邑太清宫。”

“这位道友所言甚是。”一个爽朗的声音突然在李绚的背后响起,李绚转过身,就看到一位中年,身穿蓝色道袍,发扎混元髻,面容爽朗,颌下短须飘扬的男性道士。

李绚手掐太极,沉声言道:“蜀中青羊宫灵玑子,见过道兄,道兄有礼,无量寿!”

“无量福,见过灵玑道友,贫道灵生有礼。”灵生对着李绚郑重还礼,然后看着穿着一身黑色金边道袍的李绚,问道:“道友来此,必是有事,里面请!”

“多谢道兄!”李绚微微松了口气,眼前这一位虽然年纪看起来比他大,但竟然也是灵字辈的。

道门之中,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传承排序,很多时候,只需看一名道士的道号,伱就能知道他出自何处。

比如楼观道,茅山,龙虎山,俱是如此。

还有一种,便是太上玄元道君讲道之地。

当年老子著《道德经》,临别时,谓尹喜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时隔三年,老子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

老子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

此类之地,自有一套传承体系。

灵玑,灵生,皆是如此。

行走在静谧的道观中,李绚开口:“道兄,这几日,为太子祈福之人,似是不多。”

“上清宫偏远,加之孝敬皇帝水陆大醮法会已开数十日,自然人日渐少。”灵生稍微解释了几句,

李绚默认点头,当初天后将大醮水陆大法会定在洛阳城中天宫寺,但可惜天宫寺出事,只能移居偏远一些的上清宫。

站在一处路口,灵生问道:“道友不知可要去拜会诸位真人法师?”

“还是先为太子上香吧。”李绚郑重的拱了拱手。

灵生点头:“善。”

上清宫相比天宫寺要更加的幽静庄肃,李绚跟在灵生之后,前往法会所在。

上清大殿之中,李绚庄重的上香,看着灵位,久久默然不语。

“道友这边请!”灵生一边走,一边说道:“贫道稍后,会和玉泉寺普寂禅师论道参禅,道友可来助贫道一臂之力?”

有点没有节奏,有点小卡文,下一章,稍微换下视角,写的不好的话,大家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