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没了唯一(2 / 3)

时间不早了,连张楠都开始觉得饿,这会都到了一点多,这帮子人为了挖东西都没理会就餐和餐后的休息时间。

大部分人回营地,留下几个能把考古清理能当饭吃的家伙起出文物。

当张楠和查里兹塞隆正在私人帐篷用餐时,农博升找上门来。

他也不客气,拉了把椅子坐下,道:“阿楠,那座完整的王爷墓你怎么说”

不是单于墓,有墓道或许是这家伙当初权力比较大,也可能匈奴到了那会对墓葬等级并不怎么严格的原因。

不是单于,那就一定是王,管他是个什么王,简称王爷墓基本不会错。

张楠正在吃点尖椒牛柳,听到这话后道:“你要喜欢,我帮你弄回去,不用理会那些个俄罗斯人。”

馆长同志笑了下,“我可不要,说了不合适,我是说你感不感兴趣”

“再说。

农馆长,说实话,我现在对墓里挖出来的东西胃口一般。

再看看吧,就一个不知道叫什么的王,要是完整的单于墓不多,那就搬回去。

老大这一片墓地要是连一座完整的大型墓都不给蒙古人留下,我怕你们面子上不好看。”

是的,张楠既然站在装甲车上说了豪言壮语要把这全刨光,那就不是单单挖的事情,还要挖了再带走!

但将来还要在蒙古国身上榨油,要是一点也不留下,那实在说不过去,同样也要为华夏相关部门留点面子不是。

肉我带走,总得留点骨头吧。

“哈哈,我原来还担心你连个陶罐都不会给蒙古人留下,这就好。”

农博升放心了,这里没人能制约张楠,要是他乱来,谁都没办法。

馆长同志不知道,张楠一是真的对墓葬已经胃口不大,更重要的是他还想在这片土地上花上个二三十年时间刮走上千,甚至是几千亿美元的财富、资源!

抓住了这里的资源,就等于控制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少个王爷墓没多少区别。

资源是这片鬼地方出,埋单的是华夏,因为资源的买家只能是华夏,这样一算张楠成了大坏蛋

错!

钱不过是纸片,精铜矿一类的货物才是战略资源,张楠绝对是个好人,至少他爱华夏。

农馆长放心了,这边张楠问道:“我说馆长,你说华夏有鹰形金冠,内蒙那出的”

“对,72年在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的一座高等级匈奴墓里出的,战国时期的器物,比今天发现的银冠饰要早上差不多三百年。”

张楠听得有点晕,这地名好像哪听说过,但没多少概念。

突然脑子一亮,自个是江南人,对这伊克昭盟当然不熟悉,他跑供销那会都没去内蒙,对这个地名的熟悉程度最多也就是偶尔听说过的程度。

但这个盟再过些年就会改名,具体过多少年没印象,但新名全华夏人基本都知道: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羊绒衫没听说过的没几个,还有不少人知道大名鼎鼎的鄂尔多斯鬼城,华夏某些地方瞎鸡b开发房地产的经典样本。

听到这话,张楠脑子里再转了转,这才道:“没印象,好像没什么名。”

他说的书金冠饰。

农博升笑着道:“没名那是因为我们都是江南人,你没印象很正常。

再说东西这会在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保险库里藏着,基本就不公开展览,除了专业资料上的照片之外,知道它样子的人都不多,更别说看实物。”

“那件东西怎么样,我是说在工艺上和今天发现的这件比。”

“高出一大截,那会匈奴匠人,不对,应该说匈奴控制的金饰匠人技术比三百年后的反而要高一些,形制是差不多,就是工艺要高出一截。

就说这冠顶上的老鹰,今天发现的银鹰是一整块,就两只眼睛嵌了绿松石。

那件是金顶上鹰的头和颈部镶嵌两块绿松石,头颈之间系一条花边金片。

这些技术都是小意思,工艺高超的地方在鹰鼻子里插了金丝,通过颈部可以和腹下相连,老鹰的头颈是可以摇动的。

而且鹰的尾部为另作后插入老鹰的身子部分,和脑袋一样用金丝联结,一动就会左右摆动。

对了,我记得那个冠顶上浮雕的应该是4只狼和4只羊,这边的是三对三,这里边可能也有等级制度在,但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楠插话道:“大概只有鬼知道了。”

农博升点点头,只要华夏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匈奴历史,那对这个世界而言就真的是只有鬼知道。

到这,农博升是说不上可惜还是高兴的又道:“就目前已知考古材料来看,今天之前内蒙的那件鹰形金冠饰是可以确认的先秦两汉间北方少数民族冠饰的唯一标本。

“草原瑰宝“,北方考古界都怎么叫它,还是我们华夏目前为止唯一发现的“胡冠“。

现在多出一顶来,算是破了那个世界唯一了。”

张楠听完这话,道:“我们才挖了个头,大头还在后边,我估计再挖它个十顶顶的出来都很有可能。

这没办法的,这边才是匈奴活动的核心区。大不了都带回去,拿回去就是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