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最后一次(2 / 3)

你叫他们怎么活

他们就是“联合力量”潜在的好兵员。

整个苏联至少四万辆以上的坦克、成千上万架的作战飞机要强制报废、丢弃,能封存的都算好运气!

没办法,养不起!

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看着这些新货一般的装备被外国人运走,安德烈都已经不感觉什么心痛了,想想那些在废弃堆积厂里慢慢生锈的各式装备,还不如它们去国外发挥与生俱来的作用。

冷战冷战,对人而言是幸运的,但对武器装备来说是悲哀!

出厂、装备、训练、演习,这样一个个轮回之后,最终被报废。

那些被遣散的苏军官兵更加惨,现在还有十美元遣散费,等到明年估计就成了一两美元!

曾经在东欧压得北约喘不过气的战士,被几美元就打发了!

每次想到这个,安德烈内心就会充满暴虐!

凌晨三点,安德烈就召集了需要前往莫斯科的人手,一共15人,在他的套房客厅里站成一圈,所有人腰杆笔挺!

帕维尔、基里尔、亚历山大、约瑟夫、列昂尼德

个子有高有矮、年龄有大有年纪最大的帕维尔基里洛维奇科舍沃伊少将已经在红魔鬼里待了有26年,今年都53岁。至于最年轻的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涅杰林大尉,197年才加入红魔鬼,今年还不满30。

是的,安德烈手下有一名少将,红魔鬼不是以军衔为标准定职位,所以科舍沃伊少将是安德烈上校的部下,还毫无怨言。

安德烈看着众人,刚刚他说了新任务的内容,然后将那只沉重的拉杆箱交给了帕维尔。

“帕维尔,这次任务由你全权负责,再看看还需要加什么人手,如果有就现在提出来。”

帕维尔一脸严肃的道:“人手足够,安德烈同志,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少将停顿了一下,低头拍了下脚边的拉杆箱,语气柔和了下来,对着房间里的所有人又道:“同志们,这大概是我们为祖国母亲所做的最后一件事,趁她还在的时候。

不要留下遗憾!”

安德烈微微点头,“宣誓吧。”

房间16人站直了腰杆,异口同声、低沉、郑重道:“为苏联服务!”

客厅不大,宣誓声带着一丝苍凉与凄凉,这里所有人都知道,这应该是自己此生最后一次如此宣誓。

大厦已然倒塌,人力不可改变,就算拆倒重建,那个曾经强大、光荣的苏联也不再回来。

安德烈挑选的这15人是红魔鬼中反间与刺探情报最强的,帕维尔科舍沃伊更是经验丰富,要不是队长说他不适合做一名领导者、最多当个行动负责人,副队长的位置在10年前就该是他的。

这样的单次任务,安德烈认为由帕维尔负责最为牢靠。

不是稳重,红魔鬼里稳不稳重与年龄无关,就是那种感觉。

而且

帕维尔一定会喜欢这个任务。

如果不是自己需要带着兄弟们去国外,安德烈就想留下完成这最后的任务,但他不能这么做。

无论如何,在国内执行任务同在国外办事的难度是不同的,更别说现在国内乱成一锅粥、任务难度降低不少,安德烈不想兄弟们出门在外一次办点小事就来个阴沟里翻船。

当天下午,“联合力量”在这边的联络负责人帕森斯找到关兴权,汇报有15名苏联特工离开,还有对方带走的一批装备清单。

他知道对方是苏联特工,感觉,但不知道是红魔鬼。

“5辆汽车,把弄来原本要送给老板的一辆吉尔115防弹车也开走了,还有两辆吉普车,两辆伏尔加和一辆高级海鸥,都是好车。”

听到汽车的事,关兴权打断了帕森斯的话,“吉尔115,苏联那些国级领导才有的坐车,你们哪搞来的?”

“德国东部,原本是东德总书记昂纳克的坐车,全东德就这么一辆,全世界加起来也就几十辆。

车况非常好,那些人说会毫发无损的还给我们,最多三个月,顺便还会帮我们弄点易损配件回来。”

关兴权听这话心里摇摇头那帮红魔鬼要干嘛?

那辆车子开在苏联任何地方,别人都会以为是哪个重要领导人来了。

这里可是俄国,汽车代表着身份地位,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这么干就不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这是要明目张胆大干的节奏!

不明白。

想不明白就不去想,关兴权知道自己最多算个行动队员,那些真正谍报工作的专业活计他不懂,随便红魔鬼了,估计出不了岔子。

示意帕森斯继续。

“除了一台电台,就拿走了五个什米尔火箭筒、几支斯捷奇金和马卡洛夫消声手枪,五只特种突击步枪、两支微声狙击步枪,其它的东西说是用不上。

其实我看他们是看不上,能够感觉到。”

“随便他们吧,特工嘛,用的东西和我们总不一样,或许他们根本用不上枪械也不一定。”

关兴权认为那些红魔鬼百分百会有点自己的存货,这些大路货的特种装备还真可能看不上,反正关兴权是真不知道那些人会如何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