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官印(2 / 3)

国就攻破伊尔汗国首都桃里寺城,就是现在的伊朗大不里士,连伊儿汗国的第十五任君主努失儿完最后都不知所踪,桃里寺的正统伊儿汗国彻底完蛋。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下边接着的历史就是一团乱麻,这些瓷器的买主更加不好说。”

“会不会是桃花寺陷落前,元朝给那个什么努失儿完的礼物?”

“谁知道呢,可惜纸张没法在海水里保存几百年,不然可能能搞清楚。”

1355年那会距离元朝彻底完蛋还早呢,南方各方势力乱成一锅粥,互相混战,还要和江南的元军干。连朱元璋都还在郭子兴手下混,明军都要在136年月才进逼大都,元顺帝这才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元亡。

在这之间的13年时间内,元庭出口点瓷器、派出几个使者也不是不可能但得靠猜。战乱,元朝文档基本散失,根本找不到有关青花瓷出口的任何文字记载。

没文字,合理的猜测就是最合理的可能。

这海水里的纸张能保存多久?

张楠不知道,但绝对没有600年,600天估计都难。

除非传世,不然纸张想要保存几百上千年,那必须得在够干燥的密封环境,比如敦煌的藏经洞、西北地区一些佛塔的天宫。

其实就在陈江华刚来印尼的这段时间,在宁夏的贺兰县,各级文物专家正开始对一座残破不堪、几乎倾覆的西夏时期佛塔进行拆卸重建,他们很快就会在佛塔天宫位置发现大量的纸、绢一类西夏文物。

干燥、防水很重要。

西北地区能有保存500年以上纸张的气候条件,南方就难了,反正你就别想从地底下发现纸张书籍。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极少量带字的“有机物文物”,要是泡在几乎没有氧气的水里倒是又能保存下来,比如马王堆里的那些丝绸。

但张楠这种曾经和工地打交道的家伙,就别想挖出什么书籍、丝绸来。

搞“地货”的,就指望点不会腐烂的物件,唯一的例外是一个南方出土宋版书籍的传说

张楠脑子里蹦出那个曾经圈子里听说过的传说,但这念头刚起,看到有潜水员露头。

手里举着个不大不小的疙瘩,看到老板就站在阳光甲板上,摘掉呼吸器就喊,“老板,有个印章,带字的。”

经过几个月的海底捞宝,潜水员和水手们也都知道:带字的就牛逼,特别是对老板和陈研究员而言。

西方人也认得印章,这下一有发现,并没有按步就班的用框送上来,而是潜水员直送。

这边陈江华也看到了潜水员手中的物件,道:“好像是官印。”

一眼就作判断,不是因为他视力异于常人,而是印章本身外型很有特色,几乎没哪个元代古人、甚至是历朝历代的华夏古人私印会整这么个外型。

张楠从潜水员手里接过印章,问了句:“哪发现的”

“残骸边的淤泥里,离原始海床深度有差不多半米。”

张楠一点头,“干得好!”

潜水员笑笑,得到老板的肯定是好事,这就咬上呼吸器再次潜了下去。

这下张楠才同陈江华一道看这个略微生有绿锈的印章:方形,撅钮,就是钮特别高、印面不厚那种,和一般四面立体方方正正的那种印章不同,审美观上看着有点丑。

这就是陈江华一眼认为这是官印的原因:丑是丑,但很实用抓着高高的钮,敲起印章来会特别方便、快速,就像现代人的私章绝对不会去整个“公章型”一个道理。

印面近乎四方,长宽都在7公分左右,整体高度因为那个长得像“印把子”的钮的原因,高度比长宽都还要多个一公分,敲起来估计很有气势,“啪,啪啪”。

虽然铜锈不少,还是能看到印面上篆刻着密密麻麻的思巴文,都会让人犯密集恐惧症,张楠和陈江华还是看不懂!

不过不急,很快就能搞明白这是个什么印子:因为元代政府使用的文字很有意思,这思巴文是忽必烈时候,按照皇帝的意愿由国师发明的。

皇帝是很喜欢这种新文字,但连蒙古贵族们都不喜欢这种难写、难读还难认的文字:重新学一门全新的语言文字,对此那些只会骑马、弯弓、砍人的杀胚们而言,绝对苦大仇深!

在皇帝严令下学会的人不会少,但对这种难学的全新文字是睁眼瞎的元朝官员,那也是绝对少不了。

不认识咋办

有办法!

用思巴文的印章,几乎都会在印章反面,用汉字刻上“是啥意思”,免得有些印章所有者都不知道自己拿着的到底是个啥玩意。

元代,这汉字的普及率应该比思巴文要高得多。

果然,张楠认出几个字,但因为锈蚀的原因,有些看不大清楚。

“我去清理一下。”

听陈江华这么说,张楠把印章递给他,“有工具”

“有个镊子、牙签的就行,小工具包我带着。”

说完就走,这研究员就是敬业,到哪都带着自个的吃饭家伙。

清理铜锈是个细活,张楠也不去打扰,还呆在阳光甲板看着。

时间不长,也就半个多小时,陈江华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