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2 / 7)

反应不过来说别的,不过也不用她说,其他人已经跟着你一句我一句的夸赞起来,除了年少有为,胆大心细,德艺双馨,还有妙手回春,自信弘扬祖国医学……等。

夸了一会儿,领导们拿起他们桌上的本子翻了两下,不住点头,其实在门外他们已经听了一会儿,此时不用问她也大致知道艾米暴聋的治病原理。倒是一开始那位大领导翻到秦解放的两个厚厚的写满字的笔记本,“这是……”

“领导,这是我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的都是我师父这几年救治过的疑难杂症。”

“你师父?”

“哦就是清音医生,我是她的徒弟。”

秦解放虽然比清音小两岁,但他胡子拉碴不修边幅,年过三十之后还发了福,看起来至少比清音大了七八岁的样子。

众人看在眼里,心里倒是更信清音医术高明的话了——不然能收服比她还大的人当徒弟?

“那这在你们中医术语里,是不是叫病案汇编?”大领导呵呵笑了两声,一页一页的翻着看,从最开始的十枣汤治疗重症胸水案,到八岁女孩茹房异常增大案,到女高音常巧音的狐惑病,再到秦嫂子滑胎案……一直到最近的艾米暴聋案,一共上百个案例。

秦解放还专门做了个手写的目录,大领导只是看着目录页上的病案名字就兴趣盎然,“这些都是清同志治疗过的疑难杂症?我看着名字很新奇,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悬疑小说。”

他把本子递过去,大家伙还相互传阅,纷纷点头。

清音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她只顾着治疗,其实治过的疑难杂症不仅这些,但秦解放能记录下来这么多,实属难得。

看完笔记本,又聊了几句,大领导又提出要参观一下钢厂,刘厂长赶紧带路,清音想缩回去,被刘厂长一个眼神瞪住,“小清同志也一起来吧。”

于是,跟前几次领导参观卫生室一样,大家免不了要感慨卫生室太小了,现在是中午休息时间况且有这么多病人排队等候,要是上班时间那还得了?尤其是看到很多病人没有坐处,只能或蹲或站的,啃着馒头大饼,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清医生有大才,屈居这样一个小小的卫生室实在是屈才了。”

刘厂长大惊,可别啊!他们休想把小清调到大医院去,想都别想!

于是,刘厂长再次使出哭穷功力,说他们不是不知道委屈了清音,但实在是厂里没钱,原本打算给卫生室再次扩建一下的,就因为没钱,一直耽误了。

“扩建也扩不到哪儿了吧?”大领导环顾四周,到处都是人,都是建筑物,总不能把家属区和生产区拆了给扩建成医院吧?

刘厂长急得不行:那你们也不能直接来抢人啊!

“诶老张,我记得咱们是不是要在城南规划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

你看,来了来了,刘厂长急得额头冒汗,他不管他们多大的医院,反正不能把小清挖走,绝对不能!

“领导,我们清医生在东城区这一带,实在是久负盛名,民间都说她是老百姓健康的守护神,这要是调走的话,咱们东城人该多失望,多难过啊?”

他不管了,只要能留住清音,他什么话都说得出口,真不真实有那么重要吗?稍微用点夸张的修辞手法犯法吗?

不犯法!

几位领导对视一眼,“正是因为清同志医术高明,咱们不能让她只局限在小小的东城区,要让她造福整个书城市,甚至整个石兰省的老百姓。”

刘厂长都快哭出来了:有你们这样的吗,抢人还抢得这么冠冕堂皇!

他还想再卖点惨,大领导看了看手表,其他人立马会意:“时间不早了,下午我们还有个会,今天的考察就先这样吧。”

刘厂长:“???”

然后,众人就这么眼巴巴看着,他们来了,他们走了,甚至还给刘厂长头顶挂了把菜刀。

清音倒是还好,她听着领导的意思也没说要直接把她调走啊,老刘这是咋了,紧张兮兮的。

这一天,清音还没回到家,她再次被大领导褒奖的消息又再次先一步传遍杏花胡同和梨花胡同,她刚走到胡同口,顾妈妈就拉着她的手笑。

“妈你笑啥呢?”

“咱们音音越来越出息喽。”

清音是真觉得没啥,可连着被人夸,心里难免也有点小小的得意和满足,她笑笑,将这种得意和满足总结为职业获得感和满足感。

***

等几个人抽空开完碰头会,清音就把茶厂的事交给兰花和石磊负责,她只想当甩手掌柜,一方面是她不擅长这种加工类工作,二是她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够忙了,不想把精力花在这种不擅长的事情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交给兰花,清音是放心的。

这个女人身上有一股韧劲,跟当年的祖红很像,祖红现在不也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她们身上的韧劲是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女性都没有的,譬如祖静。

说起祖静,清音真是无语了。

就在开完碰头会的第二天,清音接到祖静打来的电话,她要结婚了,邀请清音全家参加她的婚礼。

而她的丈夫,嗯,怎么说呢,祖红是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