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试射(第二更)(2 / 3)

小组的人看到刘海来了,都十分恭敬的打招呼。

但是霹雳二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当然这个是没办法的,因为响尾蛇当初也存在这种问题,导引头的探测距离,抵抗阳光和天空背景红外干扰能力,导弹平均飞行速度,引信灵敏度上都不尽人意。

刘海倒是睡得很香,不过很多人睡不着。

出了航母空间,刘海伸了伸懒腰,然后就休息。

中型运输机作为我们国家最先进的运输机,这些设计图纸还有核心的设计,肯定不会大范围的扩散也只是给一些级别足够的专家看。

所以有些人纳闷也是有原因的,刘海的很多设计都在一个很小范围之内。

第二天刘海到了维修科,就来到了单兵防空导弹小组,这个项目就是刘海主导。

某些系统性的工程,如果把每个子系统都做得十分完美,到最后把这些子系统集成起来,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十分失败的设计。

毕竟摩托车厂早就接触了,这方面最早接触就要说到66式坦克的夜视仪,后面还有就是反炮兵雷达,孙爱国作为军人出身的厂长,自然知道半导体在未来军事当中的重要性。

至于这个敌人是真的是假的,这就很难说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刘海的设计图,特别是最核心的一些东西。

面对刘海的说法,其他人点点头。

“咱们做科研的不到最后一刻,不要说成功,当然你们大家的努力也是值得庆祝的,晚上我让食堂加餐。”刘海说完又给点好处。

“多谢刘工!”

“你们可以多看看我这个程序,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建议,下次开会我们大家讨论讨论,每个人都要发言,每个人都要拿出自己的建议。”刘海又开口说道,这就是布置任务了。

刘海之所以要布置这一个任务,就是要让这些人不断的去熟悉这个程序,既然要提建议,那么就要不断的去熟悉这个程序,这样会提高大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

今天一天刘海就做了这个事情,其余都没做。

第二天刘海又来到单兵防空导弹研发小组。

我国在这个时候的半导体技术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一方面就是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可以说是齐头并进。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在生产以及应用方面就落后太多了。

特别是在批量生产当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是一个良品率的问题。

良品率又关系到什么?当然就是成本优势。

另外就是应用方面,也就是民用领域。

白头鹰的半导体技术发展完全是因为它的民用领域完全有足够的市场,能够支撑它的半导体技术飞速发展。

就拿现阶段来说,白头鹰国内有多少民用半导体领域的成果?从电脑到大哥大,不说别的,别人的卫星都是上千颗了。

而我们国家在半导体应用领域,特别是民用领域那就是0。

这也是历史上我国为什么后面半导体发展滞后的原因。

因为应用领域没有开发出来,所以导致研究成果,研究技术好像变得一文不值。

而等到我们的应用领域发展起来之后,又发现比国外的技术落后太多了。

不过作为实验用的单兵防空导弹,相关的研究所直接实验室制造出了刘海需要的零部件。

红外导引头对我国半导体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只是说里面材料不一样,还有相关设计不一样,毕竟早在60年代,我国就能生产霹雳2空空导弹。

实验室生产的东西不讲究性价比,也不讲究成本。

不过对于单兵防空导弹来说,实验室的成本完全可以覆盖。

就像上次刘海设计制造相控阵雷达的时候,里面的半导体元件全部是实验室生产。

当然对于这种炮兵雷达来说,实验室生产的成本也可以完全覆盖。

现阶段刘海只能用军事装备来刺激半导体相关的投入与研究。

至于说上级部门会不会把相控阵雷达放在舰艇上,又或者放在其他地方,这个刘海就不管了,刘海只是一脚把门踹开,至于说上级要怎么经营,那是他们的事情。

而且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比历史上要好多了,所以这些军事装备方面的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刘海今天来,就是看各部门负责项目的进度,自己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

上午就在单兵防空导弹各个项目部门里面听取他们的汇报,下午刘海又来到了涡轴发动机制造车间。

超级D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设计,刘海也是采用了项目组的方式,就是自己拿出详细的参数要求,然后让其他人来干。

虽然说这样的进度比刘海抄的进度要慢点,但是这可以让这些人从里面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月底,单兵防空导弹项目组迎来了最重要的一天,那就是对整个导弹进行组装。

组装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半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关键就是组装后续的测试,刘海当然不可能亲自测试。

军用新产品在测试的时候出现问题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试验当然是打固